不支持Flash

李西梧:斥巨资搞“政府公祭”是新的政绩追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9日 10:44 中国产经新闻

  文/本报特约评论员 李西梧

  清明节将至。在节日里祭拜祖先,追忆亡人,缅怀先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如今,现在许多地方政府在清明前后也忙碌起来,但他们热衷的不是组织干部职工、军人学生去祭奠革命先烈,而是挖地三尺找出与当地有关的古人,然后斥巨资举办大型的公祭活动。

  近日,鲁迅故乡绍兴市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2007年公祭大禹陵典礼将于4月20日(谷雨)在绍兴举行。据介绍,为了这项盛典,绍兴市已累计投入2亿多元,新建了祭禹广场、水上祭台、守陵村和夏禹文化园等,今后还要继续扩建,目的是使祭禹典礼成为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国家级祭祀活动。

  其实,由政府举办的对古人的所谓公祭大典活动,绍兴已经落在了别的省市后面。自从上世纪70年代末,陕西成功举办黄帝陵公祭仪式以后,一些地方就纷起效尤。进入21世纪,这股公祭之风几乎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与“三皇五帝”、

神话传说沾边的省市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把仪式搞得轰轰烈烈,如湖南省的公祭舜帝、河南省公祭人文始祖、甘肃公祭伏曦、陕西公祭轩辕皇帝等;与这些传说始祖八杆打不着的,则在中国历代皇帝里找,只要沾亲带故就行。去年9月,四川广元县首次公祭1200多年前出生在此的武则天,引起了乾陵所在地陕西省不满;皇帝没有的就找英雄好汉,如苏州市找出了个伍子胥,硬要放在端午节前搞公祭,与屈原争风头;有的地方文化底蕴有限,既没有皇帝也找不到英雄,就打起了古代美女的主意,如浙江某地公祭西施,陕西某地公祭吕后,海南公祭黄道婆等等,甚至山东某地还要公祭起潘金莲……

  受公祭的古人五花八门,而公祭的形式却基本一个模式,无外是设一大型祭坛,摆上五谷三牲,然后鸣炮鸣金,击鼓奏乐,朗读祭文,焚香敬香,摆献花篮,鞠躬礼拜。公祭活动最重要的是邀请到了多少来宾,特别是港台宾客、海外朋友;最关键的是有什么级别的领导到场,如果能邀请到个别国家级的领导,仪式规格就大为提升;最下功夫的是祭文,一定要为古骈文,需要对仗工整、平仄讲究,越有古风遗韵越好,越让人听不懂显得水平越高。

  所谓公祭,按词典上说,是“社会团体或社会人士举行祭奠,向死者表示哀悼。”公祭仪式自古就有,但一般带有很强的宗族色彩,体现着家族的荣耀与族权的威严。有些公祭活动由于天长日久,深入民间,积淀下深厚的民族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如每年的端午节,本是对我国伟大诗人屈原的祭奠活动,但如今已是具有浓厚文化色彩的传统节庆。但近年各地兴起的公祭热,则是名副其实的“公”祭,完全的政府行为——政府挖掘、政府策划、政府投资、政府组织、政府自乐。即使拉上一些民间组织参与,也只是充当配角。这些活动与传统的公祭活动最大的不同,就是与百姓无关。尽管仪式搞得热热闹闹,烟火缭绕,但能参加公祭的都是各级领导、各界名流,普通百姓能凑近看个热闹就不错。如果有一定级别的领导到场,群众连凑近的机会都没有。曲终人散,公祭场地除了留下大堆垃圾,什么也不会留下。百姓除了知道演这么一出热闹戏,什么也没有改变。

  既然如此,为何“政府公祭”之风会愈演愈烈呢?这里重要的是连着“政绩”二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一时成为各地发展经济争相模仿的方式。弘扬文化是旗号,发展经济是目的。但许多地方借鬼神搭了“台”,经济的“戏”却没唱起来,搞得劳民伤财,怨声载道,这股风也渐渐下去。这几年情况反过来了,经济快速发展对政绩的拉动作用显弱,先进文化建设则能成为新的喝彩点。在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市”的热潮中,文化再不是“搭台”,而成了“唱戏”的主角,经济实力则变为“搭台”的基础。可要搞出影响全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项目,毕竟不是光靠大投入能立竿见影的。想创作出像《丝路花雨》、《云南映象》那样的传世佳作,又心有余而力不足,更无这个耐心。于是,从坟墓里发掘古人来“搭台”,就成了加强文化建设的最便捷、最利于造势的选择。

  可以预料,在政绩冲动和对文化建设奇怪想象的共同作用下,“政府公祭”热将继续扩散,并在弘扬中华民族

传统文化,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旗号下更为兴盛。不知被深埋几千年的古人会不会发笑:没想到你们这些号称现代人的智商,不过如此!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