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成都女鞋也变脸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7日 06:23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为了叫响“中国女鞋之都”品牌,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在近期召开的“中国女鞋之都鞋业产业发展研讨会”上,向与会者公布了成都市政府对本地女鞋产业详尽的发展纲要。该纲要明确指出,下一步,成都市女鞋除了通过培育本土自主品牌生产企业和引进国际国内知名企业打造集群效应外,位于武侯区的大多数制鞋企业将陆续迁移到崇州、金堂两个园区。同时,还将加快鞋业高端和商务商贸发展,依托成都鞋业核心区1700多家鞋企及相关配套产业,力争将武侯打造成中国女鞋研发、贸易、物流、展示、培训中心,带动整个鞋业产业的发展。

  据介绍,成都制鞋业的快速发展始于2002年。当年,时任四川省委书记的周永康指出,必须将成都鞋业资源整合起来,打造属于自己的地方品牌,建立一个现代

化工业园区。在此方针的正确指导下,四川省、成都市很快在成都市武侯区的簇桥、金花一带规划建设了一个占地3.15平方公里的西部鞋都工业园,将分散的制鞋企业集中起来,统一规划和管理。为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促进成都鞋业做大做强,走品牌发展之路,在成都市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四川西部鞋都有限责任公司、西部鞋都工业园管委会、武侯皮革同业公会等部门相继成立。2004年,武侯区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民营企业推进科技创新、争创品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措施,对获得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以及省级名牌企业给予不同额度的奖励,最高奖励额高达60万元。一年成“邑”,三年成“都”。经过3年多的努力,2006年初,武侯获得了“中国女鞋之都”桂冠。

  目前,武侯区中国女鞋生产基地聚集了四川省90%以上的制鞋企业。

  西部鞋都工业园管委会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在政府和职能部门的帮扶下,一份由

四川大学专家、教授调查撰写的关于武侯鞋业发展和面临的问题、鞋业产业规划、产业发展、产业前景的调研报告已经出炉,其中一个重要的调研结果就是,武侯鞋业缺少产业发展的终端平台。

  缺什么就补什么。目前,武侯区在鞋都工业园中已拿出近13.33公顷土地,规划建设终端服务平台和品牌企业成长基地。面对成都鞋业这种变化,国内最大的女鞋制造企业华坚集团董事长张华荣曾感慨地说:“武侯的产业平台建设已领先了一步,这是我在赣州想做而没做成的。”

  据西部鞋都工业园管委会有关人士透露,成都鞋业未来的发展思路是123计划,即品牌发展、实施名牌战略和人才培养。今年,武侯鞋业将通过各项措施的出台,实现从追求产量规模向追求高技术含量、高品质、高附加值的转变,从低价竞争向高质量、名牌和优质服务转变,从重市场开发向重技术开发、新产品开发转变,从重单一市场向国际、国内市场并重转变,从重企业经济效益向重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和谐统一转变,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截止到2006年底,成都已产销女鞋1.2亿双,居我国第三位,产值高达150亿元,与4年前相比,产量和产值均翻了1.5倍。同时,成都鞋业中已有卡美多、艾民儿等获得中国真皮名鞋称号;嘉丽多、派中派、三分多获国家免检产品殊荣;斑点狗、奇琪、刺玫瑰、古奇等17个品牌跻身中国真皮标志品牌之列。

  目前,成都已与广州、温州和泉州一起形成了中国制鞋业“三州一都”的生产格局。

作者:何 国 龚志伟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