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神秘富豪李宝宇“隐退”再归来的背后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6日 10:36 燕赵都市报
[缘由]李宝宇神秘退隐,4.5亿资产留给1500员工 今年3月1日,黑龙江省海外集团总裁李宝宇突然宣布放弃海外集团,不再担任总裁职务。该集团拥有4.5亿元资产,李宝宇没带走一分钱,而是留给了1500名集团员工。目前其退隐原因不明。 该公司高管人员称,1日上午,在公司高层会议上,李宝宇突然宣布放弃海外集团。 据悉,李宝宇当日这样说道:“二十几年来,我从机关到国企开拓创业,直至创办海外集团,今天已经达到最佳阶段。我感到身心特别疲惫,想过平淡的生活。集团的全部资产和资金我一分不带,留给大家同舟共济做大海外集团。如果万一经营不下去,你们也可以把企业卖掉,出售企业获得的资金一部分捐献给国家及社会慈善机构,一部分用于安置职工善后处理,千万不要给社会增添负担……”这一消息让高管们大吃一惊,大家纷纷劝说,希望他能留下来,可是李宝宇去意已决。当天,李宝宇将办公室内的所有生活用品全部收拾走后,就再没出现过。而且他和家人的手机一直无法接通。据猜测,李宝宇与家人已迁至海南某地寓所。 另据最新消息,3月22日,李宝宇决定放弃“归隐”计划,并踏上回家的列车。 [语录] 你们看到我每天都以一个总裁的形象,在你们面前展现神采奕奕、充满阳光的一面,可你们想像得到我曾几次自己开车到江北大坝荒天野地抱头痛哭的情景吗?你们看到我在公共场合风度翩翩的一面,可你们知道我在那些官不大权不小的人物面前为了企业发展低三下四磕头作揖的样子吗?2006年是我们各方面取得成绩最佳的一年。经济上,生产经营、效益、纳税等方面取得历史上最佳业绩。除此之外,我们又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问题20余件。这些成绩来得多么不易呀!可是一遇到具体问题,我就感到非常寒心。 当然,我感谢集团可爱的员工对我的声声呼唤,感谢媒体及社会各界朋友对我的关心和关注。说实话,我就是因为多年的商海打拼,实在是感觉太累了,也不想再承受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我才不得不决定放弃一切和家人过正常人的生活。我觉得20多年来,我本分做人认真做事,为社会、为员工、为大家该做的都做了。人过五十也该为我的妻子、女儿和自己想一想了,请你们理解。 [猜想] 猜测一:海外集团自我炒作? 据了解,海外集团目前总资产达到4.5亿元,拥有12家子公司,资产负债率仅为18%,已成为以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专营、进出口贸易、房地产开发为龙头的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形式的现代企业集团。从业务发展看,海外集团不需要用吸引大众眼球的方式来进行自我炒作。 猜测二:遭受了特别压力? 据黑龙江当地一家媒体介绍,李宝宇在其奋斗过程中有两次大的“挫折”:1992年,当时李宝宇在一家国有外贸公司任总经理,在对俄贸易领域大显身手,一年内为公司赚取利润上千万元,且首开对俄现汇贸易先河。然而,当其凯旋时,迎接他的不是鲜花和笑脸,而是将他撤职审查。2002年,他一手创办的海外集团又被人举报有涉税问题,被有关部门立案调查。许多员工被轮番传唤,有的甚至被羁押。一时间,各项工作难以开展,企业徘徊在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作为企业的法人代表,李宝宇本人也先后十几次接受专案组的询问。最终,人民法院的判决为其证明了清白。 来自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局的一位负责人也证实,到目前为止,行政部门没有接到任何关于调查海外集团的信息。 猜测三:个人原因放弃事业? 对于李宝宇来说,两次涉法磨难,都没有被压垮,在企业最辉煌、事业最需要他的时候选择放弃,实在不符合其个性。据海外集团员工介绍,多年来,李宝宇一直是个做事业的人,身体硬朗,精力充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直为了集团的事业奔波操劳。身边的人估算过他全年最高行程达15万公里;而且从没有节假日的概念,头疼脑热根本不放在心上。据称李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以往每次出差甚至在国外考察,也总是会打电话来询问公司的情况,“而如今,决然舍弃公司,舍弃跟他一起创业的战友,这根本不符合他的一贯个性。” [口水] 18日,一署名为“浪Ж仔”的网民在中关村论坛上,发帖《黑龙江海外集团李宝宇失踪之解谜一》。帖子中说,“李宝宇没有走,这是他一手策划的闹剧,其目的是大造舆论,他背后一定存在违规违法的事情。” 跟帖 天地多生有情事,世间满是无奈人。陈晓旭、李宝宇演绎着自己选择的人生,正所谓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塞车去吧。 沙沙 做人要厚道。我现在明白了,为何在黑龙江难做企业了,不仅环境不好,小人也多,你看看,人家总裁隐退居然也能惹起这么多非议,人家李总裁已经够累的了,现在你们还来瞎搅和,与心何忍?好好休息 企业家也是人啊,也知道疲倦啊!我也是搞企业的,我非常理解李总裁的疲劳感,那是高处不胜寒的孤独和落寞啊! 盼你回来 [另论]一个故事满足两种心理 海外集团总裁李宝宇“神秘退隐”讲了一个我们最喜欢听的故事。一个积累了巨额财富而又慷慨散尽财产的形象同时满足了求富和仇富这两种心理。 或许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容易让人失去方向的时代,一个必须通过他人确定自己坐标的时代,一个心灵挣扎在欲望和厌倦之间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李宝宇恰恰讲了一个我们最喜欢听的故事。“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代表着成功之后的超越,入世而能出尘,成为最令人企羡的境界。一个积累了巨额财富而又慷慨散尽财产的形象同时满足了求富和仇富这两种心理。在媒体的报道中,李宝宇的动机是一个未解之谜,而在叙述中又隐隐透出一些悲情色彩。从短信、网上发帖到主页上的公开信,员工的呼唤一浪接一浪。这个故事集中了能够制造“感动”的几乎全部要素:成功,超越,悬念,隐隐的悲凉,真情的呼唤,等等。人们为什么会感动?当对为富不仁的批判甚嚣尘上的时候,富人形象基本上是与血汗工厂、拖欠工资、缺乏慈善心等紧密相连的。社会上“仇富”心理也一度蔓延,引发了人们对于贫富对立冲突的忧虑。此时,李宝宇的故事是对富人形象的一次反叛、一次颠覆。在贫富差距的背景下,其出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隐含了公众对富人的某种期待,构造了一个理想中的富人形象。 然而,在感动之前,我还是心存疑惑,因为我们赖以感动的基础是否坚固还未可知。从法律上来说,在股权变动登记之前,“放弃资产”之说,如同钱钟书先生调侃过的,“只是仿佛魔术师玩的飞刀,放手而并没有脱手”。如果有人真按李总离开前的深情交代去“出售企业”,把资金“捐献”或用于“安置职工”,恐怕会遭遇法律陷阱。 由此看来,或许我们所有的感动都只是建立在揣测和猜想上。如果揣测和猜想没有确凿的事实加以证明,这种被无限放大的感动就像一只被无限吹大的气球,随时都有破碎的可能。再者,感动这玩意儿似乎也服从经济学所谓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太多感动让我们无法继续感动。不断升级的感动神话破灭后会造成普遍的厌倦和虚无。 因此,对于李宝宇“神秘退隐”,我们还是需要多一点理性思考,多从经济学、法学的角度去分析,少一点自我想像的情感揣测。 (江林) [档宗]李宝宇其人和海外集团 对俄现汇贸易第一人 李宝宇,1953年3月出生,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上世纪90年代初,他与前苏联雅库特金刚石矿科学联合公司的合作,打破了当时中苏贸易的局限,成为对俄(前苏联)现汇贸易的第一人;1991年4月,李宝宇在全苏金刚石联合体举行的国际现汇贸易展销会上,一举击败了包括英、美等国的12国客商,拿下了联合体320万美元的现汇合同,夺走了整个展销会额度的一大半。 1990年,年仅36岁的李宝宇临危受命,接任黑龙江省工商贸易进出口公司总经理一职。一年后,这个濒临破产的公司在李宝宇的带领下,已经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公司盈利超过1000万元,创汇达到500多万美元,比公司前5年创汇总和高出了近20倍。 组建海外集团 1996年,李宝宇组建了黑龙江海外集团。不久,有着远见卓识的李宝宇开始把集团发展的触角伸向国有企业改革。从1998年开始,在李宝宇的亲自指挥下,海外集团成功兼并七台河三利化工厂、木兰县化工厂等七家国企,同时集团向多元化迈进,发展成以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专营、进出口贸易、房地产开发为龙头的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形式的现代企业集团,拥有12家子公司,总资产4.5亿元。海外集团成为黑龙江省民营企业的一面旗帜,李宝宇也成为业内知名的民营企业家。 七家被并购的国企员工,人人得以安置;投资1000万元刚刚装饰一新的酒楼,无偿给抗洪士兵当了宿舍;20个孩子从小学到大学毕业的费用,他全额资助。李宝宇对别人的善举与对自己的吝啬形成鲜明对比。 亿万身家和吝啬生活 他向社会捐助一掷千金,自己却相当简朴。据员工介绍,李宝宇平时没有不良生活嗜好,为人亲切随和,简朴认真。尽管是拥有数亿资产集团的老总,可是李宝宇却一直抽几元一包的“长白山”,外出应酬时,他的一个兜里是“长白山”,自己抽;另一个兜里是“中华”,给客人准备的。李宝宇至今使用着几年前买的老款手机,他表示手机能打能接就行,不用赶时髦。 “他的一套西装已经穿了好多年,都洗得褪了色,29元一件的便宜衬衫他一口气买了十件”,总裁办公室的李主任说起了要给李宝宇买西装时遇到的无奈。“总裁随身携带的公文包,从我们认识他的时候,他拿的就是这个,这么多年了,从没见他换过。”员工们表示,总裁总说自己是个农村的孩子,应该时刻记得朴素。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