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廉价药价不能总降价 厂商偷工减料引起不良反应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6日 08:57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夏金彪

  “去年,平均2-3天就有一家药厂关门,不少廉价药从市场上消失。市场上存在的一些廉价药,也往往因为‘偷工减料’的原因而容易引起不良反应。”南京长澳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战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作为国内口服青霉素主要生产厂家的老总,他对目前行业发展和青霉素所受“不良反应”的困扰充满了忧虑。

  廉价药受困不良反应

  据了解,口服青霉素具有廉价、广谱、低毒、高效、服用方便等优点,不过与青霉素一词紧紧联系的是“青霉素的不良反应”——过敏,尤其是极个别患者使用青霉素会发生休克。

  “其实,现在很多专家都知道青霉素并不是过敏源,而是青霉素合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分子杂质才是过敏反应的真正元凶。”李战告诉记者,通过提高青霉素生产工艺,是完全可以控制青霉素的过敏反应。但面对不断的

药品降价压力,国内的许多药厂没有能力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同时还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在青霉素生产的原料上“偷工减料”,这往往导致生产出来的青霉素容易引起过敏反应。

  为了杜绝因青霉素过敏而导致病人死亡的悲剧重演,找出青霉素过敏的原因所在,在“六五”和“七五”期间,我国都将其列入攻关项目,这个难关最终于2001年被攻克,主持该研究的中国药品和生物制品检验所副所长金少鸿教授还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奖。研究结果显示:青霉素本身不是过敏源,导致过敏反应的是合成、生产青霉素过程中产生的高分子杂质;高分子杂质含量和过敏反应成正比关系;控制高分子杂质含量可减少过敏反应,将高分子杂质控制在0.1%以下可有效避免过敏反应,特别是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

  目前,金少鸿教授所研究的高分子杂质控制工艺技术业已为香港澳美、柏林化学、奥地利Biochemic公司和韩国希杰等国际药品中间物和制剂生产企业引进。据了解,长澳是香港澳美在内地的独资企业,其采用该工艺生产的阿莫灵,将杂质含量大大降低。3月15日,通用公证行公证检测数据显示,阿莫灵中高分子杂质含量仅为0.48‰,远低于英国药典规定的1‰标准要求。

  “但用这种工艺生产出来的青霉素成本要高得多,就是纯化原料这块的成本就要比一般的高30%。”李战告诉记者。因此,采用该技术的国内生产企业寥寥无几,技术推广出现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尴尬局面。据介绍,用改进技术生产的阿莫灵,曾被

卫生部批准“使用前免皮试”,但受困于行业不断发生的不良反应,我国药品监管部门仍要求其在说明书上特别注明“青霉素过敏者禁用”字样。

  

药价不能一降再降

  “一降再降的药价,使得药厂没有利润积累去提高生产工艺,而工艺不过关导致了青霉素使用过程中发生各种过敏反应,事实上,整个社会在为这些低水平的青霉素生产厂家买单。”李战说,这种状况还让社会为此付出沉重代价,主要表现为威胁患者生命、浪费医疗资源、导致抗生素滥用。为了安全用药,有关部门强制要求青霉素都要做皮试,这无疑造成了相当的医疗资源浪费;因嫌皮试麻烦,购买者会选择其他抗生素;怕过敏反应有风险,医生、药师不愿开甚至根本不开青霉素,这也是导致抗生素滥用的一个因素之一。

  某制药厂医药代表刘先生也告诉记者,“制药企业不愿意生产廉价药,不投入生产工艺的改进,不能只怪药厂。”他说,当前,药品收入占到部分大医院总收入的50%至60%;在部分小医院,药品收入可占到收入总数的60%至70%;而部分乡村医疗机构的收入几乎全部来自药品。“这种情形下,医院在选择药品方面普遍存在逐利倾向。”虽然廉价药在市场中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但“对医院而言,越贵的药利润越大。医院占据着药品消费85%的市场,企业必须投医院所好,医院需要什么药,我们就生产什么药。”

  目前,国家在经过多次降价之后,也注意到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和廉价药消失等问题,政府也采取了相应的鼓励企业创新和保护廉价药等措施,在价格上给予这些药品予适当的“照顾”,国家发改委对药品的价格也采取有降也有升的调整政策。

  “国家也正在制定基本药物制度,将选择一些具有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等特点的药品作为国家基本药物,这不仅可以保证患者的合理用药,也会对制药企业的生产起到引导作用。”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胡善联教授告诉记者。

  据了解,国家下一步将对选定的基本药物实行定点生产、统一价格、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并且明确农村、社区卫生机构和公立医院必须使用的比重,比如社区和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全部使用基本药物,二、三级医院也必须按一定的比例使用等。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