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商务部汇率风波真相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3日 08:52 保监会网站

  ◆强劲的经济表现,待释放的升值压力,对升值恐惧的减弱,支撑人民币汇率在2007年将继续走强,升值幅度将超过4%。商务部研究院一份报告引起的汇率风波,并不值得特别关注。元旦刚过,商务部研究院的一份报告预测,“到2007年底之前,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有可能达到9%~10%。”在这份报告被载至商务部网站的前一天——1月15日,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在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上要求:“把减少顺差作为今年外贸发展的头等大事。”时间上的巧合让媒体和市场认为,这是商务部对升值的表态,暗示今年人民币应升值4%~5%,一时间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自汇改以来,包括汇率主管部门在内的官方一直避谈人民币升值问题,对升值幅度更是讳言。这份名为“外经贸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挑战”的报告预测人民币汇率升值,报告的出笼者或多或少带有官方背景,尚属首次。加之此前商务部在汇率问题上给人留下的保守印象,引起风波在所难免。也许是汇率问题太敏感,才引起这场不必要的风波。商务部并非货币政策主管部门,大谈升值有越俎代庖之嫌,这种不本分行为显然有违基本的常识和惯例,因此很难说它代表商务部的观点。从报告的内容来看,汇率预测没有具体的分析作基础,更像是经验判断和拍脑袋,主要是作为分析升值影响的情景假设。而且,报告中在计算升值时所犯的常识性错误,也表明说者无意。减少顺差:升值靠不住2005年中国贸易顺差猛增200%多,首次超过1000亿美元。2006年顺差继续激增74%,达到1775亿美元。贸易顺差过大是当前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恶化了对外经贸关系和环境。理论上,人民币升值抑制出口,刺激进口,有利于贸易顺差减少。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人民币升值以来出口的增速反而高于进口,顺差不降反升。这并非表明理论失效,只是在当前条件下人民币升值的作用有限。中国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素以物美价廉著称,有很强的价格竞争力,在目前的价格水平上需求弹性不大。因此,尽管升值以来贸易条件有所改善,但没有对出口产生大的影响。2006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超过3%,但是由于美元贬值,人民币对英镑、欧元等很多非美元货币是贬值的,或者升值幅度很小。人民币的名义有效汇率在2006年变化不大,从而导致升值的贸易效应不明显。值得注意的是,汇率变动对贸易的影响有时滞,其效果的显现需要一段时间,不能光看眼前短期。得益于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贸易环境的改善,生产力的释放,国际产业的转移,中国商品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2002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进入前所未有的提速期,进出口增速均保持在20%以上。可以预见,前几年的大量投资正在形成现实的生产能力,为今后的出口增长打下坚实基础。因此,人民币小幅升值的反向效应,很难逆转这种结构性变化所带来的贸易趋势。日本的经验也表明,货币升值直接影响的是进出口,但未必能够减少贸易顺差。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与美国的双边贸易摩擦不断加剧,贸易战逐渐升级到汇率战。1985年9月,五国财长会议达成广场协议,日元迅速升值,对美元汇率从协议前的250一度降至1987年的120,不到3年的时间升值了100%以上。广场协议后日本的出口下降,进口也下降,贸易条件趋于改善,但由于进口下降比出口更多,在日元强劲升值的最初2年,日本的贸易顺差有增无减。1988年后在内需的刺激下进口有了显著扩大,日本贸易顺差才连续3年走低。人民币汇率只是影响进出口的因素之一,不是中国贸易顺差的根源,减顺差需要采取一揽子措施。首先要扩大内需,增加进口,其次在扩大的进口基础上调出口,通过调整有关政策,如消除加工贸易的税收优惠扭曲,改革出口退税政策,优化出口结构,使贸易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实现基本平衡,以便广泛参与国际分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升值压力:依然强劲经济基本面的良好表现,包括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际收支双顺差,外汇储备激增,这三大因素在过去是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内在根源,在未来也是支撑人民币继续走强的基础。初步估算,2006年中国GDP继续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达到10.7%;除贸易顺差攀升外,外商直接投资继续增长,达到630亿美元;外汇储备增加2473亿美元,达到10663亿美元。展望2007年,预计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环境不会发生大的变化,积极的因素依然很多,尽管结构性调整会影响顺差和储备的抢眼表现,但很难有实质性逆转。强经济必然带来强货币,预期人民币继续走强自在情理之中。随着汇率形成机制逐步完善,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同时升值步伐加快。除了一次性调整到8.11,迄今人民币升值超过4%。从表1可以看到,人民币第一个1%的升值用了近9个月的时间,其间有161个交易日,此后每升值1%所用的时间越来越少,第四个1%的升值只用了不到2个月和36个交易日的时间。这和强劲的经济表现是分不开的,也和政府、市场对汇率变动的认识改变有关。也就是说,现在已经形成一种共识:货币升值并不可怕,只要有合理的经济基础,人民币小幅适度升值不会对经济产生大的负面冲击。尽管如此,升值压力还未完全释放出来。近年来宏观经济发展,特别是对外经贸,表明人民币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低估。根据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一国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会经历实际汇率升值。由于物价相对稳定,人民币对其他货币有升有贬,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并未出现相应的升值。因此,未释放的升值压力和新的升值预期结合在一起,长期来看人民币依然有很大的升值空间。升值幅度:可能超4%在人民币汇率调整过程中,政府和市场同样重要。自主性、可控性、渐进性是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的三个基本原则,表明即使人民币汇率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调整也不是一步到位的。刚刚结束的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进一步发挥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要进一步增强汇率弹性,除了从机制上扩大汇率波幅外,必须用市场化方式实现汇率向均衡的调整。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意味着汇率的调整可以适当加快。下面用一种较为保守的方法简单估算2007年人民币升值幅度。先看去年的情况。2005年12月31日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为8.0702,2006年12月31日中间价为7.8087,一年里美元汇率跌了2615点,人民币升值3.3488%(8.0702-7.8087/7.8087)。这突破了此前人民币年升值不能超过3%的底线。假设2007年美元汇率下跌和2006年持平,维持在2615点的水平,则2007年底中间价7.5472,人民币将升值3.4649%(0.2615/7.5472)。在此基础上考虑到汇率调整加快的因素,升值有可能超过4%,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可能跌破7.5。之所以采取这种保守的预测,跟美元汇率走势有一定关系。自2002年美元持续贬值,目前美元在低位徘徊。随着美国经济调整的进行,还有华尔街出身的保尔森出任美国财长,2007年美元有可能止跌,甚至逆转为强势。因此,即使人民币升值幅度一样,但强美元上的强人民币会放大升值的影响。从外汇市场运行来看,今年1月份汇率升值稳步加快,在15日港币对人民币汇率破1后,人民币继续走强。截止到25日,人民币今年已升值0.45%。据此估计,今年上半年人民币汇率将延续去年下半年的快速上升势头,到下半年会逐步减弱。再回头看引起商务部风波的那份报告对汇率走势估计的合理性。按照正确的汇率计算方法,那份商务部研究院的报告中累计升值9%~10%,实际暗含2007年底人民币汇率会落在7.5241~7.5931之间,人民币升值区间为2.8394%~3.7825%。该报告认为“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已经接近5%”。按照正确的方法推算,当时的汇率还应该在7.88以上,时间应该是2006年11月份以前,显然数据过于陈旧。据此推测,这种报告里所提到的升值9%~10%指的是美元对人民币贬值9%~10%。根据这个判断,该报告人民币汇率会落在7.4489~7.5316之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区间为3.6792%~4.8302%。比较这个结论和本文所做的估计结果会发现,两者非常接近,商务部研究院报告并不激进,依然偏于保守,落在新的官方底线之内——1年升值不能超过5%。[][41]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