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商业上市公司整合拉开序幕 武商联集团组建在即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0日 07:39 荆楚网-湖北日报

  荆楚网消息(湖北日报)(记者谢慧敏、实习生高思园) 风传已久的武汉市商业上市公司整合计划,终于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昨日,武汉市三家商业上市公司———武汉中百武汉中商鄂武商A同时停牌1小时并发布提示性公告:已收到第一大股东武汉国有资产经营公司通知,国资公司拟与武汉经济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武汉商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武商联集团)。

  公告称:武汉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拟以其持有的

武汉中百、鄂武商、武汉中商三家上市公司国有股(以2006年8月31日为基准日,三家上市公司国有股评估值为11.98亿元)作为出资,占武商联集团总股本的70.55%;武汉经济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5亿元现金作为出资,占武商联集团总股本的29.45%。

  按照这三家上市公司2006年的中报数据,预计武商联集团控制的总资产约85亿元,这将成为继上海百联集团之后国内第二家商业航母级企业。

  此前曾有媒体披露,武汉欲仿效上海百联,将国资公司在其中三家上市公司的商业资产剥离出来,组建一个大型商业航母,打包管理旗下几家上市公司。

  负责重组具体事务的武汉商贸控股公司董事会秘书汪梅芳表示,整合的目的,是为更好地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具体组建方案尚未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不会将三家上市公司的百货和超市业务进行简单地分割重组。

  业内人士分析,外来资本的快速进入,是武汉整合国有商业资产的驱动力。尤其是去年,以“银泰系”为代表的民间资本频繁出招,力图控股上市公司武商集团,更是加速了整合步伐。

  此外,本土三大商业上市公司同室操戈,在业态、购物环境方面竞相克隆,打折风屡禁不止,而作为大股东的武汉国资经营公司,对旗下企业经营干预乏力,也是整合原因之一。

  据了解,本次股权出资行为已获省政府批复,并向国家国资委上报,目前正在批复中。消息人士披露,估计本周内将获批,届时武商联集团便可挂牌。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武商联集团在设立之初,就定位于“股份制公司”,业内人士分析,这也为未来可能的直接整体上市打下伏笔。

  昨日,记者在中百、中商、武商集团看到,企业经营管理正常,员工反映平静。股市方面,武汉中商昨涨停,收盘6.56元;鄂武商A收10.80元,武汉中百收13.85元,均小幅上涨。

  [链接]“百联模式”

  2003年4月,上海市一百、华联、友谊及物资四大集团合并组建百联集团,并初步形成两个百货集团、一个连锁集团和一个物流集团,业内称之“百联模式”。其注册资本10亿元,总资产近280亿元,销售收入可达700亿元,拥有各类商业网点4000多家,遍布全国20余个省市区,几乎涵盖了现代商业领域的所有业态。合并后销售收入达1386亿元,比成立时增长了近100%。

  继上海之后,重庆14家国有商企抱团成立重庆商务集团;北京首旅、新燕莎和全聚德三家行业排头兵,也进行了兼并重组。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