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泛滥全球 各央行启动紧缩货币政策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9日 16:54 21世纪经济报道

  央行发布《2006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

  流动性泛滥全球 各央行启动紧缩货币政策

  本报记者 徐可强 上海报道

  全球的货币流动性泛滥成为2006年国际金融市场出现的最大问题。美国的贸易赤字居高不下,主要国家贸易盈余大增,货币流通量增加,外汇储备快速增长。

  3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06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报告》指出,2006年全球的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国际金融市场进一步一体化。

  全球的货币流动性泛滥成为2006年国际金融市场出现的最大问题。美国的贸易赤字居高不下,主要国家贸易盈余大增,货币流通量增加,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由此导致资产价格大幅度上涨,黄金还创下25年来新高。为此,各国央行纷纷出台紧缩性货币政策。

  流动性泛滥转向全球性

  央行报告指出,2006年,国际金融市场流动性过于充裕主要表现在外汇储备的快速增加和各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上。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2006年10月末,全球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4.81万亿美元的水平,比2005年末增长了15%。增长速度高于以往。其中,中国的外汇储备在2006年就增加了2473亿美元,大约相当于全球外汇储备增长的三分之一。

  外汇储备增长最快的国家是中国、日本、亚洲新兴市场和石油出口国。这些国家的外汇储备主要是因为与美国之间的庞大贸易赤字。央行认为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平衡继续加大,导致了各国货币扩张,全球流动性不断增长。2006年,美国的贸易逆差为7636亿美元,比上年增加469亿美元。

  国际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也导致了流动性泛滥由几个国家转向全球性。央行认为,金融创新日益活跃,货币类资产与其它金融资产之间的相互转化更加容易;而且金融市场上可以交易的种类和总量都不断扩大,金融市场对于流动性的吸纳能力在不断上升。

  资产价格大涨

  流动性泛滥就是市场上过多的货币在追逐相对不足的资产,直接后果就是资产价格的大幅度上涨。

  2006年从不动产房地产市场,到流动资产股票市场,资产价格都在大涨。2006年4月,全球外汇市场日均成交量达到2.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7%。而股市受到的影响最直接。2006年全球股指均创下历史新高或阶段新高。

  美国股指于2006年12月27日创下历史新高12510.57点;英国、德国和法国的主要股指也都在年末创下了近5年以来的新高。日本股市表现强劲,香港恒生股指更是突破2万点,创历史最高。上海和深圳的股市也都在2006年出现了10年以来从没有的高涨。

  各国央行储备之一的黄金,也在2006年达到25年以来的最高点。美元疲软、地缘政治风险以及部分央行的买入,黄金在2006年5月12日达到725美元/盎司,是1981年以来的最高峰。虽然下半年黄金价格略有调整,但整体仍位于近年来的高位。

  期货市场的表现则最直接地显示出货币流动性泛滥,各主要期货品种在年内都出现了令多数分析师难以相信的价格。2006年8月7日,纽约商品交易所的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价格升至78.3美元/桶;伦敦金属交易所的三月期铜在同年的5月11日涨到历史性的8800美元/吨,较年初的涨幅近100%。东京橡胶期货价格在同年6月中旬出现22年以来最高,为320.5日元/公斤。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农产品小麦、玉米和大豆期货也都在年底出现价格的大幅度上涨。

  紧缩性货币政策

  流动性的泛滥已经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各国政府纷纷开始改变以往宽松的货币政策,开始启用紧缩性金融政策。

  美国在2006年上半年就连续4次加息,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由年初的4.25%提高到5.25%;欧洲央行5次上调再融资利率,达到3年以来的新高。英格兰银行也加息两次至5%。影响重大的还有日本,日本央行决定结束“总量宽松政策”,并在7月14日结束了零利息时代。

  由于日本长期实行零利率,国际金融市场存在大量的套息交易。就是从日本借入日元,转换为其它货币后以获得利息收入。套息交易是流动性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

  央行认为,主要经济体紧缩银根,使得全球流动性略有改观,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国际原油、黄金和其它商品期货价格下半年从高位回落。

  全球外汇储备表单位:万亿美元

  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金融统计》2007年1月

  (图表略,详见报)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