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跳槽谁来“赎回”基金经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6日 22:15 中国经营报

  博时基金的明星经理肖华从公投基金转身去做私募基金。富国基金明星经理陈戈离职,融通基金、兴业基金、鹏华基金等许多公司相继发布基金经理的变更公告。

  2007年以来,就有50只左右的基金发生经理人变更,而每一个离职、跳槽的消息,都能使听闻此消息的基金持有人感到“心惊肉跳”。

  而这并不只是2007年的独有现象,2005年上半年24家基金公司55只基金发生变更,到了2006年上半年,就有30家基金公司旗下的72只基金先后发生基金经理调整的情况。

  基金经理的频繁跳槽只是一个缩影,是靠头脑吃饭企业里的家常事。智力型企业面临着看不好自己的人力资产的困境。

  短期排名下的评价机制缺失

  “长期以来,人们只是看到了类似‘南方高增’(LOF)公布的有如‘10送7.47元’的豪华分红方案,却不清楚当前基金业基金经理频繁流动背后的风险。”太平洋证券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张伟明告诉记者。

  “基金经理高速流动,与人们对基金净值短期排名的高度追捧有密切关系。现在每个季度甚至每个月都会对基金经理所管理的基金按照其净值做出排名,排名靠前的受到无限追捧,排名靠后的受到同声质疑。在公司管理上,更是会根据净值的排名大加奖励或者辞退走人。”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基金经理对记者说。

  在这种情况下,过于照顾眼前利益与短期利益的“排名方式”阻碍了基金的健康发展,包括受这一激励方式深深影响的基金经理,使得其投资行为更具短期性。从投资者角度来说,短期按照基金净值所做的基金排名,根本不能代表其未来的走势及收益,从而对基金的未来业绩也就难有判断。

  “事实上,由于基金迅速发展所造成的人才缺口,很多基金经理大都是从研发部门转过来的,虽然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却缺少资本运作的实践历练,他们本该在基金管理的岗位渐渐丰满自己的羽翼,却由于一种短期业绩的排名,或者无限膨胀,或者备受打击,任何一种情况,对基金经理的发展都不是好事儿。”来自天相投资的基金研究员于善辉告诉记者。

  有分析人士认为,现在很多基金经理转投私募,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对短期利益的排名导致心浮气躁,并身心交瘁,希望在私募的天地寻求一方清净的投资环境。

  于善辉还告诉记者,事实上,按照国际上的统计,一只基金在一年的表现很好并不代表第二年就会很好,所有基金净值的排名必须以过去5~10年的数据积累为依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判断出一只基金真正的增长及收益。

  为此,在国外有基金经理人的统一市场与评价机制,这种机制会让一个基金经理为一只基金工作至少5~10年甚至更长,而国内,干得长的也就是三五年时间。

  “所以,从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角度出发,一定要摒弃短期的业绩排名,转而追求一种长期的考核机制,才能真正扼制人才的流失,也才能让公司在浮躁的市场氛围内独树奇葩。”来自景顺长城基金一位内部人士在与记者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说。

  由于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较晚,当初大家购买基金基本上都是随意行为,所以为吸引营销,很多机构和媒体才搞出排名,但是现在基金处于爆发性增长时期,可以发现,现有的很多基金都开始反过来对投资者进行风险教育。

  “排名是民间机构搞出来的,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多不科学的地方。所以,基金管理者应该重视这个问题,比如公司现在内部的氛围就是不在乎也不关注这种排名。”景顺长城基金的那位内部人士说。

  跳槽频繁程度加大了披露成本

  近日,由于鹏华基金管理公司疏于对基金经理的变动进行披露,遭到了证监会的问责,并不得不进行变更公告。这一事件,一定程度上暗示了基金管理公司的“披露风险”。

  一位基金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基金经理频繁跳槽使得基金管理公司的披露工作日益繁重,而稍有疏漏,就会导致披露上的问题,毕竟基金经理的离任与公众的利益密切相关。

  “基金经理的变动,通常会引发基金投资组合的变动,这同样需要进行披露,但是披露会增加成本,还会导致股市投资的操作难度加大。所以对披露的‘度’进行把握同样显得重要。”张伟明说。

  但是,国内的基金公司却最多只能做到每季度对投资组合进行披露,能做到月度披露的几乎没有。

  单纯的管理层股权激励

  “也许很多人不知道,目前在国内最赚钱的职业就是基金经理的‘影子’,这些‘影子’一般只活跃在高尔夫球场或一些高档会所,与基金经理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却能通过基金经理透露的内幕消息赚取你难以想象的财富。”加拿大资深大律师辜勤华向记者披露。

  而“影子”之所以存在,很大原因就是当前基金经理的激励机制不够。

  张岩(化名)就是国内一家中型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去年我的业绩应该说很不错,但是得到的收益却并不是令我很满意。”事实上,在国外,很多基金经理本身是自己所管理基金的持有人,他们通常会买该基金不到10%的份额,却能坐享接近50%的收益。所以,他们集中全部精力,甚至把身家性命搭在这只基金上。

  但在我国,限于当前对证券投资基金的制度设计,不可能实行这样的制度。

  “契约型而非公司型的基金设计,股东们都是大的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他们能拿出多少股份来激励基金经理呢?”采访中,很多业内人士发出了如此质疑。

  答案似乎不超过10%,但这种激励作用到底能有多大值得深思。

  “按照通俗的理解,股权通常代表两种内涵,一种是收益权,从这个角度来说,只要基金经理愿意,他可以凭着自己的‘影子’最大限度地谋取个人利益,而且1.5%的管理费用也是一笔庞大数字,基金经理们应该并不必愁自己的收益。”辜勤华说,“另一种就是决策权,应该说基金经理是真正执掌基金命运的管理人,可他们在现实中不可能真正排除来自股东的干预(尽管治理规则有所限制),而低水平的股权激励也并不能给基金经理带来多少决策上的权利。”

  所以,管理层股权激励即使实施,却仍不能从根本上杜绝道德上的风险,也难以解决对基金经理的约束问题,风险依然存在。

  相关报道《智力型企业:靠明星员工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见B6版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