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警惕天外来“客”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4日 11:54 北京商报

  当加强交通预警、食品安全预警和医疗预警成为2006年完善城市应急预警系统的主旋律时,中国辽宁省那一场50年未遇的大雪,猛然拉响了预防自然灾害应急预警的警报。

  就在前几天,中国辽宁地区上演了一场只有在美国科幻电影《后天》里才能看到的极端天气事件,大连地区出现一人来高的积雪,造成大面积地区电路系统瘫痪。而民政部公布的2007年1-2月份全国自然灾害情况数据显示,因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达到3.4亿元。

  城市的发展与自然灾害之间的博弈正在愈演愈烈,同样引发了众人对“自然力量对社会经济遭成重大影响”的思考,而加强自然灾害预警应急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昨天,有国内媒体报道,未来5年随着太阳活动的日益频繁,中国的空间天气灾害将逐年增加。包括航天、卫星、国防、通讯、导航定位、长距离管网等系统的安全都将受到全局性的威胁。包括北京在内的中国各大城市,也无法幸免于空间天气灾害所带来的威胁。而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长久以来不被重视的天气因素,正逐渐成为阻碍城市成长发展的弊端。

  于是,有专家呼吁,国内相关部门应尽早建立基于国内数据的空间天气灾害减缓于应急服务系统,以保障城市正常发展需求。

  首先,应参照类似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条例》,通过立法建立专门的应急机构,完善城市自然危害应急预警机制;同时,确保在第一时间向社会提供真实可靠的公共信息,避免市民采取无效的自救办法,导致一系列问题出现;其次还要强制各级政府对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运行机制的资金投入。

  对于已经产生的经济损失,相关部门只得想办法去承担。但是对于尚未爆发的自然灾害,相关政府部门应该提高警惕,一旦发生大面积的灾害等突发的恶性事件时,能及时协调各方面的力量,理顺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建立一套制度化的应急预警机制,提高应急能力。而加强城市应急能力本身也是一座城市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

 任思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