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经济运行局巡视员张莉在“纺织专项资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4日 10:34 国家发改委网站

  

  公共服务项目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07年3月7日

  同志们:

  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全国人大胜利召开之际,在久负盛名的才子之乡,在闻名中外的钱江潮之畔――美丽的海宁市,召开纺织专项资金公共服务项目工作座谈会,共同就如何发挥纺织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高行业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纺织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等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很有意义。首先要感谢浙江省经贸委、海宁市人民政府以及马桥街道对这次会议的大力支持和精心安排。同时,还要借此机会,代表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向财政部、纺织工业协会、各省市纺织行业主管部门、各有关单位对纺织专项工作的支持、理解、配合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主要就设立纺织专项资金的意义和如何加强纺织行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谈几点意见。

   一、设立纺织专项资金的背景

  近年来,在国内外市场的强劲拉动下,我国纺织工业步入了快速发展轨道。“十五”时期是我国纺织行业又快又好发展的五年。我国纺织纤维加工量年均增长14.6%,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6%,纺织品服装出口年均增长17.3%。2006年,纺织工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6%,出口增长25.3%,效益增长30%,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但与此同时,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纺织行业发展也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等新的挑战。在新的形势下,行业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日渐突出。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难以实现产品附加值的提高和产业的提升。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出口国,但大多数产品仍停留在全球产业链的低端,行业利润率仅3%左右,06年虽然达到了3.65%,但仍处于制造业的较低水平。二是结构性矛盾严重制约产业的协调发展。无论是产品结构、企业结构、区域结构,还是上下游的配套都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三是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对行业持续发展提出严峻挑战。棉花、化纤原料缺口不断加大;劳动力成本上升且严重短缺;纺织行业的水耗、能耗居高不下,污染问题十分突出。印染行业用水量已居全国制造业第二,而水的重复利用率仅为7%,污染物超标排放问题也很严重。要完成“十一五”提出四大约束指标(单位GDP纤维使用量降低20%,单位GDP污染排放量降低20%,吨纤维耗电量降低10%,吨纤维耗水量降低20%),任务极为艰巨。四是贸易环境变化对纺织竞争力形成较大压力。欧美设限和贸易摩擦带来的不稳定贸易环境不仅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带来冲击,客观上也给我国纺织行业的重要竞争对手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如何加快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尽快将主要依靠原料、劳动力成本优势的数量型增长转变为质量效益型增长,已成为保持我国纺织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为了推进纺织增长方式的转变,2005年三季度,我委联合财政部、纺织工业协会等单位深入山东、江苏、浙江、

福建、广东、河南六省就纺织行业发展现状、问题及政策措施进行了深入调研。通过调研认为,纺织行业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以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为主要特征的结构性矛盾,因此当前应大力推进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的结构调整。在此认识基础上,我委在上报国务院《关于我国纺织行业加快结构调整的专题报告》中,提出了“建议国家从纺织出口关税收入和出口设限产品招标收入中拿出部分资金,设立纺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专项资金,集中用于当前纺织行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技术和成套设备研究,支持在主要产业集群地建立面向广大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支持纺织服装自主品牌建设与推广。”2006年3月,国务院在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中明确了“支持纺织关键技术、成套设备的研发和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创新平台、服装自主品牌的建设。”的意见。

  根据国务院国文件精神,2006年4月,我委会同十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纺织行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若干意见的通知》,进一步明确提出,要“落实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增加科技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建立技术研究中心,增强纺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并再次组织财政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就落实纺织专项资金进行专题调研,形成了财政部、发改委、商务部联合上报国务院关于设立纺织专项资金的有关请示。经国务院同意,7月份三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我国纺织行业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支持企业走出去相关政策的通知》,明确将2005年已征收纺织品出口关税收入13.6亿元集中用于“支持纺织行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支持海外工业园区建设”和“支持有实力的纺织企业‘走出去’,到海外投资办厂”三个方面。至此,设立纺织专项资金的政策得以落实。

  中央财政资金专项用于支持纺织行业创新,体现了国家对纺织行业“十一五”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关心和支持。在委主任的直接领导下,在财政部、纺织工业协会的密切配合下,在各地区、各有关单位的精心组织下,纺织专项工作进展顺利。经过四个半月项目申报、专家评审、确定方案等紧张有序的工作,这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止到2006年12月8日,5.6亿元中央财政补贴资金已全部下达到各地区和各有关单位,并已陆续拨付到项目单位。目前,各地区、各单位正在认真组织项目实施,推进结构调整工作的有序进展。应该说,纺织专项工作之所以进展顺利,主要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对纺织行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重视与支持,政策出台时机把握的准,政策着力点符合产业发展的实际,同时也是与财政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各地纺织行业主管部门、各有关项目承担单位的支持、理解、配合分不开的。在此,再次向各有关方面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二、加快纺织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国务院文件精神,这次纺织专项资金的安排,对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给予较大的倾斜,共安排52个项目,占各地申报公共服务项目的81%,远高于其他类型项目;安排资金1.34亿元,占全部资金的24%;对面向全行业的纺织信息平台建设、行业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等项目还给予较大数额的资金支持。之所以将有限的财政资金主要投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首先,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对加快纺织行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意义重大。纺织行业具有产业链长、覆盖面广、中小企业多、产业集聚等特点。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产业集群已经成为纺织行业重要的生力军,成为活跃地方经济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到目前为止,纺织工业协会命名的111个市区镇产业集群,其企业数大约有17万户,就业人数达800万,经济总量已占到全国的40%。如果将星罗棋布的乡镇产业集群全部覆盖,其产值至少超过全国的一半以上,所以产业集群升级对于纺织行业转变增长方式意义重大。

  按照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十一五”期间我国纺织行业要实现数量增长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纤维增加量要由“十五”的增长98%降至34%;劳动生产率提高66%,单位产值的纤维使用量要比“十五”末下降22%,科技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要有大的提高,这些发展目标没有占全国一半以上的产业集群总体水平的提升是不可能实现的。正因为如此,国务院在《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要支持“产业集群公共服务新平台建设”。

  其次,广大中小企业急需创新公共服务。尽管产业集群的发展为发展地方经济、农村城镇化、吸收劳动力、解决农民致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也出现了集约化的趋势,但普遍存在着企业的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产品开发能力十分有限,企业创新缺乏公共服务体系支撑;产品档次不高,质量不稳定,品种单一,市场竞争力低下;企业信息不灵,市场反应不快,企业管理和信息化建设滞后;多数小企业没有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国际市场开拓能力严重不足;企业社会责任和

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对国际贸易磨擦既缺乏应对能力,又缺乏行政的有效引导和依法监督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造成产业集群普遍水平不高,产品同质化现象明显。面对新形势,产业集群现状亟待改善,总体水平亟待提升。

  为了促进产业集群地区纺织工业的发展,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从产业提升的大局出发,积极实施产业集群创新试点工程,与佛山市共同启动了首家纺织产业升级示范化建设项目,并将西樵产业创新平台作为示范,构建了“一个平台五大支柱”的集群产业创新平台的基本框架,有效地引导了全国产业集群的创新步伐。海宁经编、无锡纺织、深圳服装等产业创新平台,各具特色,也为广大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有效的服务。但总体看,纺织行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发展与形势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由于大多数产业创新平台起步较晚,普遍存在着服务功能不全,服务水平不高,企业与平台的互动性不强,科技设备的开放共享与如市场化运作间的矛盾,科学、高效的公共服务机制急需完善等问题。面对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的形势,面对纺织行业调整创新升级的历史任务,面对广大中小企业对创新提升的迫切渴求,加强产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现有服务平台水平刻不容缓、迫在眉睫。

  第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符合纺织专项资金支持的方向。按照“十一五”科技规划纲要的要求,“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加大对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支持各类创新主体,特别是为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提供社会化公共服务,建设面向全社会的创新服务体系完全符合国家公共财政的支持方向。

   三、纺织专项资金对四大服务体系做了重点支持

  这次纺织专项资金对52个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给予了支持。52个项目兼顾了行业结构以及区域布局的代表性,既包括了服装、毛针织、童装、羽绒、袜业、纱线、羊绒、藏毯、丝绸、非织造布等十多个行业;也考虑了区域布局,共涉及22个省市、3个单列市和4个中央单位,特别是对西部地区作了适当倾斜,如青海、宁夏、四川、云南等偏远地区的公共服务平台都给予了考虑。从公共服务的功能看,52个项目主要分为四大类:

  1、产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这类项目大多具有综合服务功能,主要是考虑了产业、人才、技术、管理等基础条件以及区域、行业等方面的代表性,这类项目大约在30个左右。同时,对一些面向全行业的公共创新服务平台项目还给予了重点支持。如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将以面料工程为依托,利用中国流行面料工程上海研发产业基地搭建的纺织面料创新服务平台,与44家基地企业及400多家入围企业在新产品应用、合作开发、技术转移、咨询服务等方面密切配合,通过产业链整合创新,将有效、快速地完成研发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又如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发挥其在纤维材料、工程集成、工艺技术开发方面的优势,组织实施的纤维材料工程化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对促进纺织行业差别化、功能化纤维的开发与应用,将会发挥有效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再如,东华大学利用基础研究方面的优势,组建多学科联合创新平台,对行业共性技术、前沿技术的创新研究和促进创新成果在行业内推广,将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有十几个项目委托其合作开发,但如何真正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合作,还需认真研究。

  2、行业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信息不对称,不仅影响宏观决策的有效性,也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极大损失。整合现有资源,建立权威、及时、准确的信息平台,成为广大企业的共同呼声。为此,拟以“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CTEI)”为核心,以纺织聚集区、专业市场、大型企业、科研院所以及纺织专业网站为成员,建立面向纺织行业,以信息服务为主要服务内容的中国纺织信息服务平台,实现资源整合、信息共享,推进适合用户需求的信息服务内容和方式,提升行业信息服务水平。同时在“中国纺织信息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建设“中国纺织经济网”,力求全面、及时准确地跟踪行业运行动态,加强监测预警,并及时向社会发布权威信息,进而促进纺织行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希望各地的信息网、信息平台均能参与合作。

  3、行业检测体系建设。长期以来,分布在全国各省市的纺织系统检测中心,存在着权威性不高,检测能力不强,没有形成网络,服务不完善,以及部分在产业集群检测机构缺乏等突出问题。近几年来外资纺织品检测机构纷纷登陆我国,业务发展迅猛,对我国检测机构形成了较大的冲击。为此,我们重点支持了纺科院的“纺织标准检测公共平台建设”和国家纺织信息中心的“质量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目的是整合现有资源,提升现有水平,建成功能完善,具备国家先进水平的检测技术手段和技术力量,对接国际标准和技术规范,能够与国际知名检测机构竞争,面向国内外市场的纺织行业质量技术服务平台。并以此为基础,帮助企业和产业创新平台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企业内部实验室,帮助产业聚集地建立产业创新服务平台,通过开展技术服务和培训,整体提升中国纺织行业的质量管理和标准化水平。

  4、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建设。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率先制定并在全行业推广的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建设,在国内外引起良好反响。这次纺织专项,对CSC9000T的完善和推广,以及“十百千”试点工程给予了一定支持。

  总之,通过对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促进广大中小企业的创新、调整、升级,从而实现整个产业的提升。

   四、开好这次会议

  这次会议是拨付纺织专项资金后的第一次专题性大会,我委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委主任、局领导对开好这次会议均寄予厚望。下面,对开好这次会议提出几点具体要求:

  1、充分交流,虚心学习。这次有关地方纺织行业主管部门和项目承担单位聚集到海宁,共同探讨公共服务建设很不容易,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公共服务建设有很多共性的东西,目前有的地区,如广东、浙江和江苏等纺织产业集群较发达地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开始的比较早,有不少成功的经验和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这次我们选在海宁召开会议,就是想通过参观学习,用典型引路,将一些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介绍给大家,从而推动各地创新平台的建设。尤其是使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建设起步比较晚、基础比较薄弱的地区,从中能得到启发。希望大家能充分交流,互相学习借鉴,真正收到实效。

  2、深入讨论,理清思路。这次会议我们按项目情况分成四个组,以便就一些共性情况进行讨论,希望大家联系各自产业集群特点、公共服务项目实施情况,围绕“如何加强公共服务建设,有效推进行业结构调整”这一主题,深入讨论、认真分析和总结目前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解决办法,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项目的实施和发挥作用。

  3、搭建平台,建立联系。这次会议我们还安排了纺织工业协会和科研院、所介绍行业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思路和做法,希望为产业集群与纺织行业科研机构搭建一个交流和合作的平台,使供需双方充分交流、加深了解,从而建立起产、学、研密切合作的纺织创新机制。纺织工业协会和科研院所的行业创新平台要充分利用这次会议搭建的平台,发挥优势,帮助基础薄弱的产业集群建立和完善创新服务项目,提高产业集群公共服务水平。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