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化”出湖北新武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3日 07:37 中国质量新闻网

  “我们村67公顷耕地从2003年起因推广双低油菜,户平均增收1000多元。如今,256户村民绝大多数住了两层楼房,家家通了闭路电视,安了程控电话,饮上了自来水,1300多村民人人享受医疗保险。”3月5日,湖北省武穴市大屋雷村的雷勉雄在一片金灿灿的油菜地高兴地对记者说。

  位于革命老区大别山的湖北武穴市,是我国优质双低油菜重点生产地区,素有油菜之乡的美称。2003年,国家标准委将该市双低油菜生产开发列为全国第四批标准化示范一类项目。该市成立了领导小组和技术工作小组,专门负责此项目的组织实施,并按年度计划和实施方案层层签订示范区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到2005年年底,该市已形成15个双低油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建立10个核心示范片,1000户示范大户。期间,武穴市政府还每年拿出100万元,统一购买种子,免费发给农民。3年的建设,武穴双低油菜生产开发基本做到了4个100%。即统一供种率100%,双低优质率100%,订单生产率100%,消灭冬闲田100%,初步实现了品种双低化,布局区域化,技术标准化,生产基地化,经营产业化的格局。

  作为该项目实施保证单位的武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更是视双低油菜生产开发标准化示范工作为己任,牵头成立技术指导小组,常年负责双低油菜标准化生产的推广服务工作。在很短的时间内制定出地方标准5项,收集整理国家标准56项,行业标准9项,及时完善了双低油菜技术标准体系,并将这些技术标准汇编成册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简便易行的小册子和明白卡,免费分发给示范户。3年来,该局还组织技术咨询活动35场次,培训重点农户1万多人次,使标准化生产技术入户率达到80%以上。

  示范3年来,该市双低油菜种植覆盖全市260个行政村的10万农户,面积达6.8万公顷,商品油菜籽总产超过18万吨,产值3.93亿元,全市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067元,仅油菜一项人均年增收60元。武穴市因此被评为湖北省农民增收先进县(市),经济和社会经济综合实力跻身该省十强行列。 (《中国质量报》)

作者:徐忠 李清武 张 华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