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建立透明政府接受纳税人监督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3日 02:44 中华工商时报
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大会发言谈加大节约型政府建设力度 在今天下午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大会发言中,冯培恩委员直斥政府浪费现象:“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从1986年的10%到2005年的19.2%。20年间增长将近一倍,超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5.6%的标准。同期,我国抚恤和社会救济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只提高了0.5%,国防、科技和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分别下降了1.8、1.2和0.4个百分点。可见政府浪费加大了财政负担,挤占了科教文卫医和社会保障等公共资源,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 冯委员在题为《加大节约型政府的建设力度刻不容缓》的发言中说:“从1986年到2005年我国人均负担的年度行政管理费用由20.5元到498元,增长23倍,而同期人均GDP增长14.6倍,人均财政收入和支出分别增长12.3和12.7倍。可见20年来人均负担行政费用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人均GDP和财政收支的增长速度。” 他列举了四大政府浪费现象:“一、公务用车、公款吃喝和公费出国浪费:这是民众近年来关心的热点,但至今这几方面的开支都在两三千亿元以上;二、政府会议浪费:我国各级机关每年会议不胜其多;三、“政绩工程”和办公楼建设浪费:据有关部门披露,我国约有1/5的城镇建设存在“政绩工程”;四、能源和资源浪费:某城市48家政府机构2004年人均耗能量、用水量和用电量分别是当地市民的4倍、3倍和7倍。据专家估计,我国政府机关单位建筑面积的能耗是美国1999年平均水平的133%。我国公务员人均纸张耗费量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是部分发达国家的10倍。” 冯委员剖析了政府浪费的原因,他认为政府浪费的本质是公共资源浪费。他说,行政权力运行透明度不够:我国政府机构控制着80%的公共管理信息。 容易形成“上级不好监督、同级不愿监督、下级不敢监督”的监督“死角”;公共资源产权主体和责任主体缺位,对政府行政成本考核不够重视:产权主体缺位;预算约束软化和预算外资金的大量存在:本来预算经人大批准后政府无权任意改变,实际上政府部门不严格执行预算的情况屡见不鲜,预算执行弹性化和容易变通的特点为官员大手大脚地花钱提供了便利;政府对公共资源配置的决策过程缺少公众参与:政府官员掌控着公共资源的定价和配置权,缺乏公众尤其是弱势群体利益表达和参与决策的机制,这也导致了行政成本的过快增长。 冯委员说,建设节约型政府当然需要加强教育和提倡自觉,不过更关键的是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强化法治,从根本上消除滋生浪费的原因。他提出了5点建议:一、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加快透明政府建设。建议在保守国家秘密的前提下,明确规定统一的信息公开的原则、范围、程度和决策程序等,充分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使政府的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作,接受纳税人的监督。二、健全行政绩效考核制度,明确政府浪费的责任主体。建议把行政费用占GDP和财政支出的比重、公务员人均行政费用和行政费用增长率等作为行政费用的控制指标,列入政府工作计划和报告,建立既注重政府职能实现程度,又注重纳税人满意程度。三、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增强预算的刚性约束。建议把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政府预算控制,并通过设置在中央银行的单一账户收支,使国库收支真实反映全部财政状况。四、促进公共财政决策的民主化。建议改进和健全听证会制度,使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诉求得到充分的表达和尊重,适度缩小政府在公共财政决策中的自由裁量权,形成社会各阶层共同参与公共财政决策的格局。第五,建议国家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浪费法》及实施条例,使全体公民树立“公共资源浪费有罪”的概念,使惩治公 共资源浪费有法可依,使公共资源浪费没有立足之地。 在今天下午的全体会议中,朱培康、徐德明、徐枫、赵少华、张国祥、潘贵玉、叶宏明、邓亚萍、王蒙、陈漱渝、汪正生、瞿世镜等12位政协委员也先后进行了大会发言。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