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有力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9日 07:37 中国质量新闻网

  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不仅关系到广大群众的生命安全,也直接关系到经济运行的安全。3月6日下午,在国家质检总局网,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局长张纲就“特种设备安全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这一话题与网民在线交流。

  据了解,2006年,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总体保持了稳中有降的平稳态势。全国质检部门坚持“在服务中监督、在创新中发展”的理念,在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安全性与经济性的统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断增强。

  据介绍,去年,国家质检总局在10多个石化企业组织开展了基于风险的检验技术(RBI)试点,降低了企业安全管理成本,提高了国家特大型企业的竞争力。国家质检总局及辽宁、浙江、

福建等地的质检部门,按照国家建设
节约型社会
的要求,在对锅炉等特种设备进行安全监察的同时,以制定规范标准、推广先进技术、强化水处理工作、开展热工测试等环节为切入点,组织制定锅炉等特种设备能耗标准,建立安全监察与节能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取得了节能降耗的良好经济效果。

  各级质检部门还紧紧围绕国家重点工程和重大活动,主动提供法规标准、管理政策、检验技术、信息咨询等服务。北京市质量技监局开展的专项执法检查,既保障了中非论坛峰会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又达到了奥运安全保障练兵的目的;青海省质量技监局组织的青藏铁路沿线特种设备安全检查,确保了青藏铁路如期通车;辽宁省质量技监局组织开展的世界园艺博览会安全检查,使一批事故隐患及时得到整改和消除。

  全国质检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在助推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还为我国

能源战略和海外重大工程的顺利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2006年,为支持我国海外石油采炼运输等重大工程的实施,国家质检总局以非洲为突破口,通过政府之间签署特种设备安全合作协议,制定对非洲国家有关人员培训和检验设备援助计划,实现了包括石油天然气管道在内的特种设备法规标准的互认,不仅明显降低了海外能源工程采办成本,也为工程顺利实施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中国质量报》)

作者:史玉成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