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仁健:发展现代农业关键是培育龙头企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8日 10:26 中国产经新闻

  农业科技投资应优先顾及龙头企业

  本报实习记者 郭玉志报道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其中非常关键的就是利用当地的优势,培育出1到2个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产业化经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3月3日,在《证券市场周刊》杂志主办的“2007宏观经济预测春季年会”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唐仁健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

  目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关键时期,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制约,面临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双重挑战。唐仁健指出,新农村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性任务,不是一个“十一五”就可以完成的。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此前,农业部首次把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提高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现代农业建设的活力作为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五大主攻方向。

  据了解,我国不少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较差,存在着种植结构不合理、农民前期投入过大以及农产品运输困难需要协调管理等问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郑跃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扶持

农业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把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

  

商务部在其公布的《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在“十一五”期间,培育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鼓励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流通企业通过参股、控股、承包等特许经营等方式做强做大。

  唐仁健表示,农业的龙头企业不同于一般的经营型企业,它跟其他企业的区别在于它背后有一大群农民。它带动了农民增收,带动农民推广技术,带动农民进入市场,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具有了社会的公益性或者是准公益性。如果这个企业垮掉了,最后受影响的还是农民。从这个角度讲,国家对于农业的龙头企业要给予一定的支持,包括财税和金融政策的支持。

  “没有农业科技的支撑是解决不了我国农业的问题,然而,目前国家对于农业科技的投资,大部分都用到农业院校和研究所了,而农业龙头企业上却没有得到相关投资。”唐仁健表示,而国外对于农村企业是给予补贴的。

  新农村建设和发展,也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据不完全统计,新农村建设,如果按小康社会的标准来测算,至少要15万亿到20万亿。

  对于如何解决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资金短缺的问题,唐仁健认为,不仅中央财政要大力支持,还要靠金融的资金,需要社会和民间的资金。国家要在政策层面上采取一个适当的政策,来引导其他金融机构,包括非农业的机构投向农业。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