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后发赶超 瞄准湖南“第二方阵”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7日 10:59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王晓红

  “未来五年总的发展目标是: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人均主要经济指标和人民生活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综合实力力争进入全省第二方阵。”去年9月举行的中共益阳市第四次代表大会,为益阳描绘了这样的蓝图。

  昔日在中部、在湖南并不显山露水的益阳,如今正蓄势待发,酝酿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

  加速提质:益阳发展步入良性轨道

  自2003年11月益阳市第三次党代会召开以来的三年,是益阳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据了解,2003-2006年三年当中,益阳经济增长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同步提高,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全市GDP年均增长11.4%,比“十五”前三年提高2.6个百分点;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3亿元,年均增长25.9%,相当于建国以来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6%;财政总收入同口径相比年均增长24%以上,三年接近翻了一番;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2%,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由90.6提高到135,工业投资年均增长69.8%,规模工业实现了总量、效益、投入三个翻番;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6.9%,农产品加工总值年均增长3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1%和10.8%。

  特别是刚刚过去的“十一五”开局之年,益阳经济更是亮点频闪、喜讯频传,主要经济指标在湖南全省的位置发生积极变化。2006年,益阳市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大关,人均GDP达到8066元,突破1000美元,GDP在省内的排名前移一位;规模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总收入的增幅分别列全省第一位、第二位和第五位。益阳市市长马勇说,“这些变化,显示益阳经济社会已经步入加快发展的轨道。”

  益阳市委书记蒋作斌认为,近几年益阳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带来的启示是:必须始终突出加快发展的主题;必须注重夯实发展的基础;必须凝聚强大的发展合力;必须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必须十分重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他说,益阳最大的实际是发展滞后,最紧迫的任务是加快发展。过去三年,正是由于益阳勇于正视发展的差距和困难,始终突出加快发展这一主题,坚持一切围绕发展、一切服从发展、一切服务发展,才有了上述一系列成绩的取得。

  “实践告诉我们,只要思路对头,思想统一,措施得力,后发地区是可以发展得更好一点、更快一点的。未来几年,只要我们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扎实工作,埋头苦干,益阳进入全省第二方阵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蒋作斌说。

  在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益阳市委、市政府也不回避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去年的益阳市第四次党代会和今年的益阳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蒋作斌对此进行了深入剖析。

  他说:“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一是经济总量不大。尽管这几年益阳发展的速度比较快,但经济实力仍然不强,几项主要经济指标绝对额在全省排名仍然靠后。二是工业基础薄弱。这几年虽然我市工业有了长足发展,但工业底子薄、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的问题仍然突出,工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比全省低8.8个百分点,增长方式仍然比较粗放,大企业、大项目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有待增强,园区经济发展仍然滞后。三是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较多。就业矛盾突出,社会保障压力较大,部分城乡贫困群众生活困难,社会利益调节难度加大,维护稳定任务很重。四是宏观环境总体偏紧。国家实施

宏观调控政策,把住土地、信贷闸门,对发展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我们面临新的考验。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放眼未来几年,益阳处在一个后发赶超的重要时期。以蒋作斌为班长的益阳决策层认识到,他们正承载着后发赶超的新要求,面临着后发赶超的新机遇,站在后发赶超的新起点。

  益阳作为后发地区,干部群众对于改变不发达现状的要求十分强烈。加快发展,奋力赶超,缩小差距,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小康,既是湖南省委、省政府的明确要求,也是益阳人民的共同愿望。同时,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和当前紧缩信贷、从严控制土地的政策环境,也对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发展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市场经济优胜劣汰,不进则退,慢进亦退,”蒋作斌要求益阳的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以时不我待、锐意进取的饱满热情,以人一之、我十之的拼搏精神,切实肩负起加快益阳发展的历史重任,把全市人民的共同意愿转化为实现后发赶超的共同行动。”

  蒋作斌还分析了益阳当前面临和必须紧紧抓住的几大新机遇。一是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和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两大历史性机遇,有利于争取国家资金、项目、政策等方面的更大支持;二是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加速转移,国内产业布局孕育新一轮大调整,有利于招商引资、借助外源动力加速发展;三是湖南省加快推进长(沙)株(洲)(湘)潭一体化进程,积极构筑“3+5”城市群,有利于益阳在对接长株潭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机遇千载难逢,机会稍纵即逝,我们必须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抓住机遇,用足政策,抢占发展制高点,赢得发展主动权。”

  新型工业化:益阳后发赶超的第一推力

  益阳的后发赶超应当选择怎样的路径?益阳的决策者在总结分析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先发地区的成功经验以及益阳自身实际的基础上,提出要突出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通过实施新型工业化带动战略,引领农业产业化、城镇化,推动益阳从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转变,实现后发赶超。

  据市委书记蒋作斌、市长马勇分别介绍,益阳在这方面的具体思路包括:

  首先,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增强综合经济实力。益阳市委、市政府认为,工业化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中部崛起主要靠工业崛起,益阳后发赶超也主要是工业赶超。新型工业化是加快益阳后发赶超、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要把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作为加快发展的重中之重,坚定不移地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工业的大发展带动全市经济的后发赶超。

  为此,一是培育产业集群。认真组织实施《产业发展规划》,打造一批主业突出、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核心企业。注重围绕核心企业发展配套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整合产业资源,着力培育电力、装备制造、造纸、棉麻纺织、新材料、新

能源、食品加工、有色冶炼、日用
化工
与生物医药、水泥与新型墙材、竹木加工等产业集群。

  二是强化招商引资、争资立项、融资立项和园区建设。把招商引资摆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强化招商引资责任制,严格目标管理,实行奖惩兑现。同时十分重视争资立项和融资立项,千方百计扩大投入。高度重视园区发展,加大园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尽可能下放管理权限,消除体制障碍。

  三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支撑。培育创新主体,构建创新平台,整合创新资源,支持企业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优秀企业的技术合作,努力在新材料、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电子元器件、铸造工程、苎麻纺织、生物能源、造纸等领域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四是大力发展乡镇工业和中小企业。依托大宗农产品、竹木、矿产等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乡镇工业,在精深加工上下功夫,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围绕优势骨干企业纵向延伸和横向配套,推动乡镇企业向工业基地集中。坚持加快发展与保护环境两不误,推动新型工业化快速健康发展。

  五是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2007年,益阳市财政将拿出1000万元作为产业引导资金,采取重大项目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重点企业技术改造、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及孵化器创业基地建设,支持外向型经济发展。设立企业科技创新奖、民营企业纳税大户奖,表彰创业和创新典型,重奖纳税增长大户,建立有利于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导向机制。

  其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益阳市委、市政府认为,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新型工业化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辩证统一。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农业发展了,农民富裕了,新农村建设就有了坚实基础,新型工业就有了广阔市场。同样,新型工业的发展,可以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信息、装备支撑和财力支持,新型工业化理念可以推动农业向多元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因此,益阳将认真落实中央有关精神,充分重视和放大益阳市的农业优势,以现代农业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着力做好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村示范村建设、全面完成农村综合配套改革这“四篇文章”,摸索一条具有益阳特色的新农村发展路径。

  第三,着力推进城市化进程,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益阳市委、市政府认为,城市带动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益阳要加大城镇建设力度,加快城镇发展步伐,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到2010年,全市城镇化率应达到43%以上;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70平方公里左右,人口70万,迈入大城市行列。

  特别是要加速益阳与长株潭的对接。去年,湖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快长株潭和包括岳阳、常德、娄底、益阳、衡阳在内的“3+5”城市群建设的构想。益阳要把握这一重大机遇,加快中心城区扩容提质,使中心城区以更大的经济总量率先对接长株潭,成为带动全市城镇发展的龙头,同时,要以产业发展支撑城市扩容提质,带动人口集聚,促进城市加快现代化发展步伐。另外,要通过加快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和城建拉动及辐射作用,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和核心竞争力,把益阳建设成为中部地区风景秀美的山水洲城和生态文化旅游胜地。

  对接长株潭,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重点是要抓好“四个对接”: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快对接,在产业建设上加快对接,在经营城市的理念上加快对接,在城市管理上加快对接。

  “又好又快”:益阳后发赶超的努力方向

  “又好又快”是中央及湖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和核心内容,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益阳的后发赶超战略当然也要建立在“又好又快”的前提之下。

  蒋作斌认为,“好”有两层含义:从狭义上讲,是指经济增长要进一步优化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做到规模、质量和效益相统一。从广义上讲,更多地强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十分重视各项社会事业,更多地注重民生民利,构建和谐社会;要十分重视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通过推动农村发展扩大消费市场,促进经济发展;要十分注重人和自然的和谐。同时还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等等。“快”一般指的是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快与好是辩证统一的,快是好的基础,对益阳来说,没有快就无所谓好;好是快的前提,没有好快就不能持久。

  基于这样的理解,益阳市委提出2007年发展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坚持用“又好又快”方针统领全市经济发展全局。结合益阳实际,把握“又好又快”发展应坚持三个方面:

  始终突出加快发展这个主题。奋力后发赶超,实现跨越式发展。发展速度能快则快,要通过加快发展,来化解当前矛盾和问题;通过加快发展,来赢得、争取更好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外援;通过加快发展,来实现跻身全省第二方阵的目标。未来五年全市经济总量每年都要力争进位。

  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注重强基固本,增强发展后劲。益阳作为后发地区,将在加快发展速度的同时,把加强“三个基础”作为突破薄弱环节、提升发展水平、支撑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措施,充分发挥基础设施的支撑作用、基础产业的带动作用、基础工作的保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协调发展、持续发展。

  在快速发展中守住“四条底线”。稳定粮食生产,确保耕地保有量不减;保持青山绿水,提高森林覆盖率;节约资源,降低能耗;重视民生,改善环境质量,是湖南省委提出的“四条底线”。益阳市委认为,守住了这“四条底线”,也就体现了发展的“好”;守住了这“四条底线”,才能够实现发展的“快”。

  2007年是益阳乘势而上、加快发展、后发赶超的关键一年。益阳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全市经济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十一五”期间全市综合实力跻身全省第二方阵的奋斗目标,突出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两个重点,继续大力实施工业强市、项目立市、开放活市、科教兴市、依法治市五大战略,切实抓好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作,加强节能降耗和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进社会和谐,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蒋作斌说,加快发展必须建立在可靠基础之上。不顾客观条件而提过高的指标,是不实事求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已经具备发展条件而不能正确把握,不敢突破,不敢跨越,同样是不实事求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所以,益阳在确定全市的发展目标和任务时,既要量力而行、留有余地,更要自加压力、尽力而为。

  据悉,2007年益阳市经济工作的主要目标是:GDP增长13%,财政总收入增长20%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不低于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增长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万元GDP能耗下降4%,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4%,新增城镇就业4.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目前,益阳市已具备加快发展的基础,面临着国家促进中部崛起,‘9+2’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全球范围内产业转移、沿海地区产业内移和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及‘3+5’城市群建设等一系列机遇,正处于加快发展、蓄势待发的阶段,益阳将以后发之力增创发展优势,用国际化视野来谋划经济发展,力争在‘十一五’期间跻身全省第二方阵。”蒋作斌说。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