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翅数码 寻"大光学"出路:"国鸟凤凰"何日再冲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7日 10:27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三月七日电题:“国鸟凤凰”何日再飞冲天

  ——访全国人大代表、凤凰光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捷

  中新社记者孙宇挺

  曾几何时,中国民族品牌相机有两只“国鸟”——上海的海鸥和江西的凤凰。今天,这两只“国鸟”几乎淡出市场,国产品牌何去何从?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凤凰光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捷。

  折翅数码机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到中国加入WTO,民族品牌照相机受到的冲击非常大。九十年代,许多外国相机水货进来是第一波冲击;第二波冲击来自

数码相机的迅猛增长。如今,“凤凰”年产相机只有五六万台。

  在中国加入WTO后,国家对照相机进口取消配额,更多的国外品牌相机潮水般涌入,特别是相机数字技术零部件进口关税几乎为零,这对于数字技术薄弱的民族品牌相机更是雪上加霜。

  “凤凰”也曾尝试过生产自己的数码相机,他们的一位人大代表还曾在九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拿着四百万像素的凤凰数码相机为当时的国家领导人留影。但这一数码相机的核心技术几乎都来自国外,而对于数字技术成本占到七成却每三个月要降一次价的数码相机而言,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就意味着没有出路。

  任捷说,从一九九九年成立到二00四年关门,凤凰数码相机分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这可以说是一个错误投资。”

  涅槃“大光学”

  “凤凰”未来出路究竟何在?

  任捷说,“我们将‘凤凰’放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中重新定位,只有扬长避短,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产业链中才能求得生存发展。”

  “凤凰”在二000年开始探索另一条出路,即:任捷口中的“大光学”战略。二00一年,“凤凰”在跨国公司云集的珠江三角洲设立了一个光学元件加工厂,两三年投资一亿多元专门从事光学元件生产。很快,“凤凰”成为佳能、富士、奥林巴斯等很多跨国公司的光学元件加工商。

  开始,这个工厂每个月产量只有六十万片光学镜片。顺应当时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生产能力很快发展到了月产五百万片。

  不但是数码相机,还有可拍照手机、投影仪、监视仪以及

汽车安全导向系统,都需要光学元件。“发展机遇很大。”任捷说。

  转战

长三角

  在珠三角取得成功后,二00三年“凤凰”又在位于长三角的上海嘉定设立了光学元件加工厂。如今“凤凰”江西本部、珠三角和长三角三地互动,造就了一个月产一千四百万片光学镜片的新“凤凰”,切分着世界百分之十的光学元件生产份额。这一成绩在中国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四。回首一九九七年“凤凰”进入市场伊始,年产光学元件镜片才有七百六十万片。

  谈及“凤凰”的未来,任捷透露,现在正规划一个“巨人计划”,即:以成为世界光学元件第一供应商为目标。任捷同时也坦言,在突破技术、人才和管理瓶颈方面,“凤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