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沿名牌之路高歌猛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6日 05:45 中国质量新闻网

  近日,在四川省质量技监局局长工作会上,四川省委副书记甘道明高兴地说:2006年,四川省GDP达到8500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3%,其中,工业经济增势尤为明显,增幅达24%。取得如此成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四川省扎实推进名牌战略工作,使名牌企业和产品在工业强省、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四川省地处西部内陆地区,数千年来一直过着自给自足、悠闲自得的“盆地生活”,名牌意识十分淡薄。但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也伴随着东部崛起与洋货涌入,加上消费者质量意识的提高,从前的老观念越来越不灵了,不重质量和品牌的企业日子开始不好过,不少甚至被淘汰与消亡。四川造产品好不容易走出了国门,但多半沦为价格低廉的地摊货。为改变这种现状,四川省政府于1993年着手启动名牌战略工作,并下发了一系列文件,以支持名牌创建工作。目前,四川省已有一半以上的市、县实施了名牌战略和质量兴市(县)工作,此举给当地企业和行业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以夹江县为例,它因为盛产优质陶土享有西部陶瓷之乡美誉。但夹江县陶瓷业由于起步晚,资金、技术、人才稀缺,导致了产品质量不高,企业间恶意竞争明显,发展滞后,在与同行业的竞争中处于下风。在这种严峻形势下,夹江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决定走名牌战略之路,先后出台了税收、土地、资金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并多次组织企业到外地考察学习,与其他产区进行优势互补,并利用当地

能源优势、地理优势和成本优势,鼓励和引导企业走品牌立企、品牌兴企、品牌强企道路,使当地陶瓷产业焕发生机,跃上新台阶,企业核心竞争力也稳步提升。目前,该县共有陶瓷企业97家,有4家企业的12个产品获2006年度国家免检产品称号,全行业年产陶瓷5亿平方米,产量占四川省的80%、全国的18%,年实现销售收入63亿元,成为该县经济支柱型产业。

  长虹彩电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后,其中国彩电业老大的地位更加巩固,企业不仅产销两旺,而且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绵阳市也因此成为一座高新技术科学城;前锋

热水器跻身中国名牌产品之列后,产销量迅速增长了50%,其他系列电器产品,像灶具、吸油烟机、消毒碗柜等也发展迅速,实现了“前锋以质量打造名牌、名牌为前锋增色”的良性循环;成都希望食品公司的美好火腿肠评为中国名牌以后,订单如雪片般飞来,许多单位纷纷主动要求做该产品的经销商,产品一直供不应求。

  名牌已经成为四川众多企业争相角逐的金字招牌。“如今,每年一到申报名牌的季节,我们办公室里人流不断,门槛都要被踩断了,企业申报的热情真是空前的高涨。”四川省从事名牌工作的同志高兴地说。

  据悉,实施名牌战略已在四川省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与支持。近年来,四川省重新修订或颁布了《四川省名牌产品管理办法》、《四川省一三五名牌发展规划》等纲领性文件,对获得中国名牌的企业进行了通报表彰,并向每个荣获中国名牌的企业负责人给予10万元奖励。德阳、遂宁、乐山、内江、达州等市还把质量工作及名牌战略纳入了当地经济发展“

十一五”规划,并决定给当地质监部门5至20万元的品牌争创奖励。

  目前,四川名牌战略工作已卓有成效。其中,以长虹彩电、美好火腿肠、前锋热水器、彩虹电热毯等为代表的29个产品摘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有103个跻身国家免检产品之列,还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2个,均居西部地区第一。2006年,仅占四川省规模以上企业6%的名牌产品生产企业,产品销售额和利税分别占该省总销售和利税的34.8%和61.5%,有力地推动和支撑了四川省经济的稳步发展。

作者:龚志伟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