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刊观察:经济民族主义将有损亚洲利益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5日 12:16 金羊网-新快报

  ■居伊·德·容凯尔

  印度塔塔钢铁日前以67亿英镑的价格收购了英荷钢铁制造商哥鲁氏,塔塔钢铁的股东们是否该因此而欣喜若狂,是一件值得商榷的事情。但显而易见的是,该交易使印度国内公众一片欢腾。他们普遍认为,此笔交易表明,印度正赢得全球经济大国这一应有的地位。

  在令人眩晕的国民经济增长和有过热之嫌的股市推动下,印度经济一片繁盛,骄傲情绪绝非一星半点。客观地讲,印度仍在前进。然而,尽管印度经济增长迅速,它仍只不过是一个次中量级选手,其国民生产总值仅为中国的三分之一,出口和双边外国直接投资的流量尚不及奥地利。

  虽然如此,上述交易仍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这既是因为它有望深化世界对印度的影响,同时也可能增强印度在全球的影响力。由于其它印度公司必然沿着塔塔的足迹,走上海外收购的道路,因此它们在开放的全球经济中的利益会越来越大,这将极大地刺激它们,谋求提高印度经济的开放程度。其理由完全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如果一家公司的母国仍处于封闭状态,那么它很难确保自己在其它国家市场上受到欢迎———特别是在外国公司将其视为颇具竞争力的威胁的情况下。无论正确与否,互惠十分关键。这对印度来说是个好消息,该国对外国资本流入和专业知识的需求,与印度企业对全球规模的需求同样迫切。

  令人欣慰的是,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其它亚洲国家。然而,当印度迟缓地逐步降低外国投资门槛之际,其它国家中却正出现抵制外资的压力。

  泰国军政府正加大对外国所有权的限制。在中国,政府提高了外国投资审批的严格程度,随后又出台了一项政令,规定“战略性”行业的中的企业(其中许多是市场垄断企业),仍将由政府牢牢掌控。在韩国,外国投资者帮助重建了那些在1997年经济危机中遭受重创的本地企业,但由于它们从中获取了利润,因此正被妖魔化。在日本,由于政府准备推行的计划,可能使外国公司在日本进行收购交易的难度略有下降,正遭到日本企业界的强烈抵制。

  通常情况下,当经济状况不佳时,保护主义就会活跃起来。但如今,多数亚洲国家都在急速发展。该地区也并非仅仅是在对西方国家表现出的经济民族主义做出回应———例如美国国会否决了中国石油企业中海油对美国公司尤尼科提起的收购,以及欧洲对米塔尔钢铁收购阿塞洛———此笔交易最终获得成功———的沙文主义反应。

  正如泰国打压措施所表明的那样,亚洲内部的投资者也感受到了威胁。泰国的事情,是因为民众普遍对被罢黜的总理他信将其家族商业王国出售给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淡马锡极为不满。而其它外国投资者也遭到了抵制,更大程度上原因在于政府的无能,而非强烈的排外情绪。

  第二个(也更令人担忧的)理由是,在亚洲最大的三个经济体中,市场化改革的政治动力正在减弱。这一“裂痕”的危险之处在于,它可能导致一波下行歧视螺旋,以维护本地制造商的利益,它们将利用其特权地位,要求得到更好的保护。在政府和企业中普遍存在任人唯亲现象,同时商业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关系的亚洲地区,这种风险尤为巨大。

  这种螺旋会失控吗?我的预感是不会,理由有三点。首先,多数亚洲国家对全球贸易和投资的依赖度过高,不敢危及它们创造出的繁荣局面;其次,亚洲内部的激烈竞争,将继续支撑市场力量发挥作用;第三,亚洲的发展中国家仍然需要外国投资,来提供至关重要的技术和技能。在金融服务等一些行业中,这些技术和技能通常可以通过跨境并购被有效地转移和普及,其有效程度要高于新建项目。

  亚洲在开放方面的动力,似乎更像是达到了速度极限,而非出现倒退。但即便经济民族主义的蔓延得到控制,它的出现也暴露出,亚洲国家对于邻国乃至整个世界那种内省式的不信任。在这种有欠牢固的基础上,亚洲政界人士梦寐以求的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将难以实现,亚洲经济也难以明显从中获益。最终,将狭隘的民族利益放在首位,将使亚洲国家蒙受最沉重的损失。(《金融时报》)

  (侯颖/编制)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