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现代农业发展应注重三大方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5日 10:16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 杨未宏两会报道

  八亿中国农民的生存和发展决定了和谐社会的一大发展命题:三农问题。两会已经拉开序幕,提前进入两会角色的“农”字号全国政协委员已先声夺人,围绕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各抒己见。3日,来自政协委员的声音掀起了对农业、农村问题的第一波热潮。委员们更是通过对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解读得出结论:如果说政府取消农业税和推进农村医疗改革是解决民生问题的话,那么,这次中央的思路已经开始向如何引导民生转变。

  从事农业食品加工的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农业产业商会会长韩伟认为,“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全为先。作为一个从事食品生产的企业首先要承担社会责任。”同时指出,“一个是安全的保障,一个是数量和质量的保障。如果我们还停留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一亩二分田的生产格局当中,没有大的规模,中国农业是没有出路的。而只有通过农业产业升级、现代农业的实现,

食品安全才能得到保障”。

  随着中国义务教育的推广,中国的教育普及率大大提高,农民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技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中共中央已经将它提到了一个新的战略高度地位。多位与会政协委员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解读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除了继续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更明确指出要发展农村现代化。这说明中央解决农村问题的思路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如果说政府取消农业税和推进农村医疗改革是解决民生问题的话,那么,这次中央的思路已经开始向如何引导民生转变。

  第一,提倡技术密集型农业。传统农业主要依赖资源的投入,而现代农业则日益依赖不断发展的新技术投入,新技术是现代农业的先导和发展动力。这包括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耕作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这些技术使现代农业成为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这些科学技术的应用,一是可以提高单位农产品产量,二是可以改善农产品品质,三是可以减轻劳动强度,四是可以节约能耗和改善生态环境。新技术的应用,使现代农业的增长方式由单纯地依靠资源的外延开发,转移到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持续发展能力的方向上来。另外,传统农业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使其具有典型的弱质产业的特征现代农业由于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已不再是投资大、回收慢、效益低的产业。相反,由于全球性的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作为资源性的农产品将日益显得格外重要,从而使农业有可能成为效益最好、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

  第二,发展多态农业。鼓励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快发展有机农业。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政策、巩固成果。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探索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加快长江、黄河上中游和西南石灰岩等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启动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整治工程。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搞好江河湖海的水污染治理。

  第三,以市场为导向。与传统农业以自给为主的取向和相对封闭的环境相比,现代农业使农民的大部分经济活动被纳入市场交易,农产品的商品率很高,用一些剩余农产品向市场提供商品供应已不再是农户的基本目的。完全商业化的“利润”成了评价经营成败的准则生产完全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市场取向是现代农民采用新的农业技术、发展农业新的功能的动力源泉。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无论是种植经济向畜牧经济转化,还是分散的农户经济向合作化、产业化方向转化,以及新的农业技术的使用和推广,都是在市场的拉动或挤压下自发产生的,政府并无过多干预。

  在围绕现代农业的问题上,《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尽管众委员们的关注点各不相同,但关注现代农业的主题却是一致表示出阶段性的各发展方向。随着两会的召开,相信将会有更多的议题出现,而现代农业的发展之路也将随之而精彩。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