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服务业员工紧缺 六成岗位等着要人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5日 05:54 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一声叹息·找工作难 相对两名云南大学生的求职难,青羊区人力资源市场总经理赵勇最近却在发愁,用工单位平均每天能提供上千岗位,近60%的岗位却空缺,甚至无人问津。在“工作难找”的今天,用工单位却出现招不够人的现象,令人匪夷所思。 >> 大学生 先混经验,再混“饭碗” 在成都的几所高校中,一些大三、大四学生被问及毕业后的求职愿望时,往往先是一声叹息,紧接着便是“现在工作不好找”的感慨。 四川师范大学大三学生小周,一年前便意识到就业形势严峻,主动联系了一家实习单位。“先混经验,再混个脸熟。等毕业后,可以直接到这家单位上班,从而避开找工作这一环节。”小周打着如意算盘,即便未能如愿留在该单位,也能凭借自己的工作经验,找份对口工作。成都某大学大四学生小杨表示,他所在学校名气一般,找工作时肯定比不过其他重点高校毕业生,宁肯“挂课”也要先到社会上实习,“这样才能为毕业后赚足应聘的资本。” >> 农民工 工资低了不愿干 50岁的杨帮全于5年前下岗,至今未能找到工作。成都市新鸿路社区工作人员多次为他联系,均未被用工单位看上。“年龄大了,许多用工单位明确限制,只招50岁以下的员工。我没啥本事,单位哪里看得上。”杨帮全长叹了口气。对于杨帮全来说,压力显而易见。妻子退休在家,每个月只有近700元的收入,又要供养读大学的儿子,生活捉襟见肘。 据人力市场专家统计,春节过后,平均每天有数千名农民工滞留在劳务市场,寻找工作机会。前日,李涛和朋友从资中返回成都打工。李涛学过厨师,以前在成都几家小餐馆当过厨师。昨日上午,李涛在劳务市场寻觅顾主时,与一位准备在武侯大道附近开餐馆的老板谈了起来。该男子满意李涛是个“熟手”,当即决定聘用他。但两人却在价格上起了分歧,李涛提出的价格是包吃住一个月1200元,老板则只给出了800元包吃住的提议。为此,双方不欢而散。 一声惊奇·招人也难 行业用人每天有四成缺口 由于每年三月是人才招聘的黄金时段,各种招聘广告铺天盖地,各大高校的大型招聘会也将陆续召开。面对如此巨大的就业“蛋糕”,成都市人力资源市场却出现了不一样的声音。 3月2日上午9时,青羊区人力资源市场总经理赵勇的电话不停响起。成都某餐饮公司负责人找到赵勇:“请帮我在一个星期之内招80名保安,身高在1.7米以上。”“这恐怕有点困难,你也知道,现在保安难招。”赵勇有些犯难。 赵勇说,倒转3年,如果有单位招保安,哪怕只招一名,也会有几十人前去应聘。“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不只是保安这一行业,餐饮、服务以及营销类的招聘情况也不太好。”值得注意的是,餐饮、服务以及营销正是目前人才市场上提供岗位最多的三大行业,这三大行业提供的岗位占整个人才市场岗位数量的70%。 以青羊区人力资源市场为例,该人才市场每天能够提供上千岗位。但每天却有60%的岗位空缺,空缺的岗位中,大部分属于餐饮等三大服务行业。 南门经营餐饮的顾总急需要10多名服务生,他在人才市场上走了一圈,颗粒无收。“我到过几处人才市场,一个人都没招到。”顾总双手一摊,很是无奈。最后,他不得不到劳务市场去招服务生,但由于他的餐馆要求档次比较高,这些从劳务市场上招来的服务生却达不到要求。“时间太紧,只能将就用了。” 大学生怕“埋没”自己 据人力资源专家统计,如将范围划定在整个成都的人才市场,每天应聘求职者保守估计在万人以上。而在这支求职队伍中,应往届毕业生占到了53%,社会求职者占14%,外地民工则占了33%。由此可以看出,应往届毕业生是求职应聘的主力军。但实际情况是,能给出更多工作岗位的是餐饮、服务以及营销等行业,这恰恰是大学生们最不愿意选择的行业。 昨日,记者在锦里西路多家茶楼外面看到招聘广告,他们对“端盘子的、打杂的”求贤若渴。一名茶楼老板表示,他欢迎大学生来就业,只要员工吃苦耐劳,他还能给出另外的机会。对此,一名中文专业的应届毕业生说,餐饮和服务行业是首先不会考虑的。因为这两个工种不仅待遇低下,也不会有多大的前途。选择这样的低档次工作,无疑是埋没自己。营销也不行,因为干营销没有稳定的收入,“我宁肯去选择一个收入相对低一点,相对稳定的工作。” 一种手段·放下“架子”何不先就业再择业 人力资源专家分析说,就目前的就业形势看,中文系学生的就业情况相对更窄。“今年,文秘、行政等职位基本已经达到饱和。”赵勇解释说,今年更多的工作岗位面向了拥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大学生,如园林、设计、软件开发等。因此,在就业机会并不是那么好的情况下,一些大学生可以考虑从事稍微低端一点的工作。但据人力资源专家统计:在总应聘人数占53%的大学毕业生中,仅有15%的学生愿意从事低端行业工作。 一些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的思想,已经被学校注意到。在成都一些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中,都提到一句话:先就业,再择业。 “未来几年内,成都人才市场都将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对于今年人力资源市场格局,赵勇说,首先是用工单位需求和求职者意愿差别太大,造成用工短缺;其次,整个人力资源市场还没有进行统一规划整顿,各处人才市场都是各自为阵,这样市场难免因竞争显得良莠不齐。赵勇表示,希望政府能介入,规范整个人才市场的秩序。 早报记者侯林利杨先武丁宁摄影方炜 □同步播报 工资10年涨了不到200珠三角工人流失严重 珠三角的繁荣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来自中国内地的大量廉价劳动力的使用,但是,近两年来,这里的企业发现招工越来越困难。“缺工”将逼迫企业老板改善薪酬与福利制度。 招工难节前涨工资 早在春节之前,珠海一家电子企业的老板在给骨干员工破例发放红包的时候,就给员工普涨了一次工资。该公司总经理助理告诉记者:“我们意识到了春节之后的招工难,因为提高薪酬标准是大势所趋。”据她说,尽管此次普涨的工资幅度很有限,但还是保证了节后大多数员工的如期返岗。 与此同时,一家从来没有为找不到工人担心过的中山市某家具厂,直到2月28日还为工人不足犯愁。该工厂的一位中层管理人士相当无奈地说:“今年春节回家过年的工人,占全厂6000多人中的一半,到现在为止,有1000多人还没回厂上班,工人流失太严重了。” 记者获悉,珠三角地区的不少工厂中,常常出现员工加班多、待遇提高缓慢的情况,甚至还有拖欠、扣押员工工资的情况。某种程度上,工人加班时间过长、待遇不高、工作条件恶劣等不良用工环境,是造成工人流失的主要原因。 有数据显示,珠三角地区农民工月工资10年来只提高了不到200元。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劳动法规的不断完善、落实以及国内其他地区工资水平的逐步提高,曾经的农民工蜂拥珠三角地区的热潮正在逐渐消退。 广东六成企业缺工 在珠三角地区的众多工厂里,今年的劳动力流失已经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日前,根据广东省劳动部门对全省303家企业用工进行的定点抽样调查,在过去一年内,广东省六成企业严重缺工,平均每1.5个岗位争夺1名求职者,而在每招进1名工人的同时,企业仍要面临0.73名工人的流失。2006年广东省劳动力市场需求为729.92万人次,而求职者只有482.24万人次。另有统计数据说,2006年,制造业密集的珠三角地区工人缺口数超过了100万。 (据中华工商时报)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