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上市公司“更名热”再掀高潮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3日 11:50 上海青年报

  本报讯(记者 王琛琛)近期上市公司再度掀起了“更名热”,一些公司纷纷公布其更改公司名称的公告。其中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上市公司的新名称中,曾经出现频率较高的“科技”、“高科”等字眼,其受青睐程度有所减弱,取而代之的是相对贴近公司主业或接近控股股东名称的字样。

  更名缘由:“改头换面”变主业

  据Wind资讯的数据统计显示,今年头两个月里,沪深两市公司名称发生变更的就有11家。

  这些公司大都是因为进行了实质性的重组,主营业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了凸显控股股东而更名。比如“S*ST九化”(000650)更名为“S*ST仁和”、“ST江纸”(600053)更名为“中江地产”、“白鸽股份”(000544)更名为“中原环保”等等。

  例如,仁和(集团)发展有限公司是在2006年8月27日通过竞拍方式获得了*ST九化67.16%的股权,在对*ST九化进行资产重组的过程中,将该公司原有的化纤类相关资产和负债剥离,并将仁和集团医药类相关资产注入上市公司。

  江中制药集团则是在江西纸业股改时,提出了与债务重组、资产置换相结合的方案,把该公司原有造纸类资产全部置出到江中集团,而将江中集团旗下的江中置业整体置入上市公司,从而使该公司主业变更为房地产开发和销售。

  而中原环保的前身——白鸽股份,其主营业务原本是磨料、磨具制造和销售,重组后公司主业变更为污水处理及城市集中供热,成为了一家公用事业领域的环保企业。

  更名影响:难识“庐山”旧面目

  一位有十年股龄的投资者告诉记者,以前他能背出所有上市公司的股票名称及股票代码,现在1000多家公司不要说背了,原来背得出的那些股票能认全就很不错了。就连老股民们耳熟能详的“老八股”中,“申华实业”(600653)就曾先后更名为“华晨集团”、“申华控股”,“浙江凤凰”(600656)则陆续使用过“华源制药”、“*ST源药”以及“S*ST源药”等名,8只股票中除了飞乐股份(600651)和飞乐音响(600654)仍保留原称外,其他都已悉数更名。

  商品的老字号都蕴藏着深厚的品牌效应,股市中也是一样。业界人士指出,上市公司和股票名称本身是企业无形资产的一部分,市场认可的企业形象和品牌更是需要时间的积淀和检验。因而,频繁更名恐非明智之举。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