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中国纪录片商业运作“断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2日 22:35 中国经营报

  旅美华人女导演杨紫烨执导的反映艾滋病孤儿生活的《颍州的孩子》,在上周获得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短片奖。

  近几年,国内的电视行业常在争论“纪录片是不是商品?纪录片应不应该商业化运作”,并进行了多场专题讨论。此次华人得奖也许能作为再一次讨论的契机。

  商业化的门槛

  “我一直不认为拿到奥斯卡奖的纪录片就能代表真正优秀的纪录片,也不代表它的商业化运作是成功。”独立制片人蒋樾并不认同有华人身影出现在奥斯卡的纪录片奖里,就代表着国内的纪录片已有起色。

  “我认为真正的纪录片应该是从平常生活中挖掘的。”蒋樾眼里的纪录片,不是像《颍州的孩子》这样,先定好一个大主题,然后阜阳艾滋病协会一有大型活动,就会与北京的摄制组联系。

  蒋樾算得上是这个行当里的重要人物,他的纪录片《彼岸》是大学里的重要教材。

  复旦大学教授吕新雨告诉记者:“杨紫烨的这部片子是由公益基金赞助的,也不是面向市场的一部片子,在商业运作方面不具代表性。”

  不过,蒋樾也表示:杨紫烨是瞄准了奥斯卡的评奖标准,无论如何这种得奖对于提高知名度,拓宽以后的商业路线还是有价值的。

  蒋樾说,自己拍摄纪录片也有15年的光景了,愿意给他投资的也只有两次。一次是中央电视台,片子拍出来后被“雪藏”成台里的资料了。另外一次是BBC给的投资。

  中央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故宫》导演周兵在和蒋樾交谈的时候就提出这样一种观点:“我们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们是拿这个片子来成就个人还是来服务大众。”这其实是这一行当里不少制作人的困惑,周兵说:“我最终选择的是服务于大众”。蒋樾也表示,他在接受了投资的两次制作,都是更多地考虑投资方的意见,个人色彩有所减淡。

  让周兵做出这样选择的还是因为纪录片“体制内”的问题。体制内主要是电视台拍的,虽然比较主旋律,但至少不愁播放。体制外的大多是些独立制片,但商业化运作的色彩还不浓。

  “国内缺乏播出平台是商业交易不活跃的原因。”蒋樾表示。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常务办公室秘书长何绍光对此解释,由于国内制播合一,电视台多是自己制作,很少向外采购片子。所以很多纪录片拍摄了也没法卖,“资金的回收非常缓慢。”

  “虽说国内有300多家电视台,2000多个频道,但是这块的采购不放开,纪录片很难有市场。”何绍光说,电视剧的制作成本动辄上千万元,电视台因此必须放开这方面的购买。但纪录片相对而言成本较低,审批也非常严格,所以国内的市场空间暂时还未能打开。

  另外,何绍光还谈到如今纪录片销售的价格有些最低达到了5元/分钟,“算起来一小时的片子才卖几百元,价格非常低廉。由于体制的问题,购买并不活跃,价格也很难上得去。”

  “商业化的前提是有市场。多方限制也压抑着纪录片市场的需求,需求小这个事实一直是纪录片制作人的痛处。”王先生这样告诉记者。

  商业链条的困惑

  国内推进纪录片的商业运作的机构并不多,行业做得比较早的有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杨紫烨曾在2005年以一部杨卢迪的名字参加其中的评奖,当时并未入围。

  对于纪录片如何进入市场,何绍光介绍说,纪录片从拍摄到输出分为生产、交易和市场这三个环节。“在生产环节只能称为作品,交易环节称为产品,只有到了市场流通环节才能称为商品。”何说,纪录片在国内的现状就是作品量很多,产品很少,商品更少。

  在海外销售方面,制片人对海外播出平台的陌生和疏忽,也是造成片子滞销的原因。

  许多在国内屡屡受挫的制作人,开始选择海外“淘金路”。即把片子送到国外各种电影节去参展,希望通过得奖来打通海外销售的渠道。

  实际上,很多人在国外走了一圈后发现,这种海外销售的“美梦”还需要一番掂量。“国内的纪录片拿出去国外获奖的不少,但我们算了一下,从获奖到卖给国外的电视台,挣个50万元人民币就算是不错的了。”蒋樾一语道出其中辛酸。

  “国内的情况是,先拍摄出来再拿去销售,例如在纪录片大会上展览的多是成品。但就国外而言,成品购买非常少,就算有交易只是一两次的播映权。”经常在欧洲、北美洲等地区参加同类型纪录片大会的何绍光,非常熟悉国外在纪录片方面的商业运作。

  何绍光了解的情况是,国外的经验是制作人一般会先了解自己的题材适合哪些媒体,然后根据对方节目的具体要求来调整自己片子的制作长度、尺寸及内容,这样的作品比较容易销售出去。

  他说,国外已经到了分工细致的环节,评奖有单独一个大会(国内是把评奖和销售结合在一起),预售有一个大会,期间会有展播环节,类似路演的性质,让制作团队上台演讲销售自己的方案,以让买家更好地了解导演和制作团队。

  具体来说,就是片子的制作人或销售人员上台,在5分钟之内讲述故事的内容、故事长度等等。台下的买家会提出具体的问题,台上的人员会进行解答。“在加拿大,要求已经有20%的资金进入片子的团队才能上台演讲。在国内我们的纪录片大会,现在只限制有15个方案可以上台销售,但报名的就有400个左右。”

  据了解,在2006年12月的纪录片大会上,组委会就举办了《最有国际销售潜力的纪录片制作方案》评选活动,其形式就是借鉴国际上广泛运用的“方案预售”形式。一位北京制作人有一部《莎士比亚之梦》,在推广的时候就是针对文化类频道,片子不用先拍出来,只是向投资人介绍一些素材便可,“但已经融资了几十万元的资金。”

  制作人,要谋定而后动

  这种目的性非常强,对于融资到最后播出,都提前打通了渠道。而且看起来要比那些先拍摄出成品,再苦苦等待销售的做法更得到认可。

  但这种“不够独立”的做法,是否有悖于拍摄纪录片的初衷。何绍光解释道,一般来说纪录片的市场分为评奖市场、学术市场和商业市场。上述的《莎士比亚之梦》就是针对商业市场的。但很多爱好者自己拍摄的题材都是针对评奖市场或是带有实验性质的,“这些市场要区分来看”。

  据了解,现在越来越多的纪录片拍摄者面对国外市场。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已经有国家的买家前来。记者了解到,这些买家给国内制作人的意见经常是:“要多了解国外市场,了解国外电视媒体的结构和需求。有针对性地销售作品,才能让这个市场活跃起来。”

  对此,何绍光表示赞同。在他看来,纪录片要能变为商品在市场流通,还是需要制作人了解市场,谋定而后动。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