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高效低耗“酿造”新成果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1日 09:34 中国质量新闻网

  本报讯 (记者朱文达)在刚刚结束的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青岛啤酒公司历时8年完成的《啤酒高效低耗酿造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项目荣获200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引起业界关注。这是继2002年青岛啤酒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后又一次技术创新,标志着青岛啤酒公司在国际领先的成熟生产平台上再度实现成功的技术创新。

  据了解,中国啤酒产量虽然已连续3年居世界第一,但在我国食品业28个行业中,啤酒属高消耗、高排污行业,其特点是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我国啤酒业的发展模式是典型的外延型增长模式。

  青岛啤酒公司总酿酒师樊伟告诉记者:“我国资源消耗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的差距,啤酒原料供应危机,行业资产利用率低下。”据青啤研发中心主任董建军博士介绍,8年前,青岛啤酒公司就提出研发啤酒高效低耗酿造技术,对于啤酒行业沿用百年的酿酒工艺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革。以青岛啤酒厂为例,以前该厂都是两条生产线同时生产,运用该项节能项目以后,生产成本大幅降低,日生产批次、产量明显提高。

  统计数据显示,啤酒高效低耗酿造技术在青岛啤酒公司推广3年,在没有增加设备投资的情况下,为青啤公司新增利税18.97亿元,新增产量212万吨,相当于一个20万吨的大型啤酒厂10年的产量;节约的用水量相当于青岛城市近20天的供水量,达到1659万吨;累计节约的用电量可供青岛城乡居民使用20多天,达到2.2万多千瓦时;节约标煤24.88万吨,累计节约资源成本3.22亿元。

  “在工艺流程方面,我们可以与国际尖端水平并驾齐驱了。” 樊伟告诉记者。从1903年青岛啤酒公司生产出中国第一瓶啤酒到今天,青岛啤酒品牌享誉全球,而历经百年形成的经典酿造工艺,则是支撑青岛啤酒品牌的重要力量。

  业内专家表示,中国啤酒行业第一部操作标准就是“青岛啤酒操作法”,百年积淀的技术创新,成熟先进的工艺,已经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传统的啤酒行业技术创新的难度更大,进入20世纪以后,青岛啤酒开始发力自主创新,加快了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百年酿造工艺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产生了巨大的能量。

  1996年,青岛啤酒公司成立国内啤酒行业第一家研发中心,后来成为中国啤酒行业首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以技术中心为载体,开始逐步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追赶世界尖端酿酒水平。2002年研发的《啤酒风味图谱技术的开发应用》,成为食品行业首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企业。

  “我们还要不断地进行自主技术创新,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走产、学、研相结合的科研发展道路,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使高新技术向国际化方向发展。下一步,继续围绕市场开发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同时从源头上保障原料的食品安全,从生产上保证青啤的新鲜、美味,青岛啤酒公司要做中国最安全的食品。”樊伟告诉记者。

  凭借领先于国际水平的尖端酿造工艺,青岛啤酒公司正在缔造着一个又一个技术领域的奇迹。而史无前例地两度登上国家科学技术最高领奖台,更是深刻地阐释了其无可动摇的行业领军角色。

  原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理事长、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耿兆林和中国啤酒分会会长肖德润等业内专家,在谈及《啤酒高效低耗酿造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项目时均表示,在啤酒生产过程中应用此项技术,不仅可以降低水耗、煤耗、蒸汽等资源,同时也可以缩短发酵周期,如在行业内推广,将节约近1/3的能耗,市场前景非常广阔。这不仅可以缓解啤酒行业原料紧缺的困境,更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是啤酒行业一次革命性的创新。(《中国质量报》)

作者:朱文达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