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撕下“伪执行”的面具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8日 05:10 中国质量新闻网

  执行力是时下管理界的一个高频词汇,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开始意识到:尽管制度完善了,管理规范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问题?原因在于组织内执行力不足。执行不到位造成了管理不到位,再好的制度无人执行,再好的措施无人落实,或者在落实的过程中“踢皮球”都是执行力不强的体现,它严重影响了管理的绩效。

  质量管理当然也要强调执行力,实际工作中,质量管理部门既是执行者,又是下达标准和要求的立法部门,并且具备监督与考核的职权。笔者对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伪执行”有许多的感触。由于这种“伪执行”戴着执行的面具,颇具隐蔽性,就像定时发作的病毒,不引人注意却潜伏着巨大的危害。所以有必要说一说这些质量工作中的“伪执行”。

  质量考核中存在“伪执行”。我们常见这种情况,当质量管理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不足时,有的单位即刻做出反应,马上扣款到个人,并强调这是质量部门要求扣的钱,甚至体现出几许无奈与同情。表面上看是执行迅速,但实际上没有把功夫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问题依然存在,同时还造成了基层员工与质量部门的隔阂。本来质量监督检查是为了帮助识别问题和改进不足,现在却成了责任单位落实扣款的依据,显然本末倒置了。这种“伪执行”既不解决问题又难以让基层员工信服。

  质量创新中存在“伪执行”。近年来,在质量创新中我们引入了新的质量控制方法和工具,然而创新总会给传统、习惯带来挑战,加之管理措施还不够完善,应用软件良莠不齐,人员素质相对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常导致一些创新工作中的“伪执行”。比如SPC统计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有相关质量记录流于形式的现象,只为记录而不为分析和控制,或工艺人员做了分析只为应付检查用,根本背离了应用SPC统计技术的实际意义。

  具体问题的落实上存在“伪执行”。应该说那些明显的互相推诿而不执行的现象越来越少了,实际中较多的是这样两种形式的“伪执行”:一是问题来了笑脸相迎,满口允诺,可就是不见实际行动,当然也谈不上实效了;二是把问题上报了之,表面上看问题已妥善处理了,实际上只为应付差事,继续深究,甚至可能还会发现手段空泛而无操作性。这种“伪执行”更是可怕又可恨。

  以上是较为突出的几种“伪执行”的综述,其实“伪执行”在实际工作中并不少见,设计更改不落实是伪执行、执行工艺不严格是伪执行、制定规范以使不合理的变为“合理”是伪执行,一切表面上做了实际上没做或没做到位的行为都是伪执行。

  不能让“伪执行”充斥于质量工作中,因为质量要讲诚信,“伪执行”的一个严重而恶劣的后果就是伤害了许多员工对质量工作的信任度———对管理者的信任、对新方法的信任。这造成了许多工作的阻滞,影响了管理的绩效,进而影响到产品的质量,贻害无穷。

  杜绝“伪执行”,建议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揭下面具,让伪执行暴露其实质是不执行。

  二、去伪存真,以诚信原则解决实际问题。

  三、以伪为耻,强化思想意识教育,要转化“伪执行”者原来沾沾自喜的心态,营造“千夫所指”的氛围,让“伪执行”无生存的环境。

  (作者单位:中国一航贵州红林机械有限公司质控部)

作者:程 平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