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为什么三次还学不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8日 05:05 中国质量新闻网

  在前不久举行的“2006CCTV年度汽车”评选颁奖典礼上,一汽一举拿下两个大奖,表现应该说相当不俗,足以见证一汽的实力。一汽可能嘴上不愿意说,除了广大消费者和自己的所有员工,他们在心里一定也在感谢着德国大众和日本丰田这两位外国合作者。尤其对于后者,一汽的感情虽然十分复杂,但感激的成分应该是有的,说不定在某种程度上还要多于前者。

  一汽与日本丰田的复杂感情,说来话长。酝酿了很长时间,几度推迟上市的新红旗HQ3,去年一直受到贴牌拼装丰田皇冠MAJEST的指责,而这种暧昧的拿来主义,正是多年来一汽与日本丰田不尴不尬关系的写照。其实,我个人倒并不觉得国内汽车企业向国外先进汽车企业学习、模仿甚至部分地照搬有什么大错,真正的问题在于,这种拿来主义往往并不彻底,只学了点皮毛,并未掌握人家的精髓。一汽与丰田打了几十年交道,学了不少东西,但丰田的TPS(丰田生产方式),一汽学了3次,到现在似乎仍然没有完全学会。

  1978年刚刚改革开放,一汽厂长就带队去日本丰田公司学习TPS,一时全厂掀起了学习TPS的热潮,但是不久销声匿迹。1990年,一汽再次引进TPS。接下来就是2002年,一汽成立了竺延风总经理挂帅的丰田生产方式领导小组。当年9月,公司由副总经理刘树华带领20多个车间领导和生产骨干花一个多月的时间去日本继续学习TPS。看起来学习获得了相应的成效,一汽轿车最终利用现有资源高效率地生产出了高质量的

马自达6型轿车,而此次拿下CCTV两项大奖,也得益于此。但其内部人士却表示:学习丰田生产方式,还只是一个皮毛,3年入门也并没有那么容易。这话在2003年4月丰田公司生产调查部的专家朝仓正司来到一汽时被证实。朝仓正司在参观完生产车间的当天,一下子提出了26个问题,令一汽的领导层十分震惊。

  其实,真正让一汽感到震惊的,是发生在2002年4月的一件事。当时,一汽正准备与丰田结成战略伙伴关系,丰田公司专门派朝仓正司前往正酝酿着未来生产

丰田汽车的一汽轿车公司,任务是指导一汽轿车的生产管理,也就是传授TPS。朝仓正司在一汽轿车公司的生产现场巡视一周后来到会议室,陪同参观的中国同行例行公事地希望他提些宝贵的意见,这位丰田生产方式专家突然把脸一沉说道:“我知道你们每个人心里都想说什么。”然后转身在黑板上写了一句话:打倒日本鬼子。他脸上没有一丝笑容,接着说:“我希望你们打倒我,但是你必须先强过我,你强不过我,对不起,你就必须老老实实跟我学习。”

  美国人也想“打倒日本鬼子”,他们将丰田生产方式进一步总结成精益生产理念,学习的成效尽管很不错,但丰田汽车还是从美国人的鼻子底下一步步蚕食了其

汽车市场。中国人似乎比美国人更难接受TPS。国内一位知名汽车分析师认为:丰田生产方式已经变得很简单了,被分解成一个个傻瓜程序,只要照做就没有问题。在日本,所有程序都被不折不扣地执行,而我们很难做到。曾经3次陪同丰田汽车在中国投资企业的经理人到日本研究TPS的齐二石教授认为,中国企业凝聚力和责任心的缺乏是TPS难以推行的重要原因。

  依我看,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并没有在骨子里产生一种危机感,缺乏日本人那种时刻被人打倒的警惕。而且日本人的确曾被人打倒过,这更使得这种危机感变得真实而迫切,使得他们在任何一个细节方面都不敢掉以轻心。我们真的很想在各个方面超越外国人,但这种取胜的欲望相比那种失败的危机感,以及由此形成的发展的动力,不管怎么说,显得要弱许多。可怕的是,日本人并不掩盖他们的危机感,他们甚至还把这种危机感传达给对手,这是否又成了一种挑战呢?

作者:胡立彪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