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个人主义的当代青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7日 03:42 第一财经日报

  韩东

  青年是人生的光荣。孩子们希望自己尽快长成高大的青年,老人喜欢回忆他们的青年时光。只有青年人哪儿都不想去,在这一时段里能赖多久就赖多久。似乎,青年是人生的目标、巅峰,过了青年人生就该走下坡路了。从生理上说,青年阶段的确如此,而智力呢?有人不敢苟同。但就人类的智慧之花而言,最灿烂的盛开也都处于一些人的青年时代。释迦牟尼悟道在中年以前,耶稣至死也还是一个青年。也许,人们对青年的留恋仅仅是因为美,纯粹的人体造型的美。女性在这方面应该有更多的体会和感慨。

  然而,社会生活是相对滞后的。青年人以其身体方面的优势进入成人社会,但在社会标准的衡量下,他们却是幼稚的成年人,处于明显的劣势。从少年到青年不完全是一次生理上的质变,更重要的乃是立场的转向。进入社会的青年必须学会妥协,接受游戏规则,在此前提下通过竞争和奋斗,才可能有望胜出。青年人是社会权力的合法继承人,社会生活的青年期亦是社会人的诞生期。

  因此,青年人喜欢各自为战,似乎被打散了散布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层面。青年人也结盟,但不一定就和同龄人结盟,他们往往和年长者结盟,社会生活中的代际辈分的冲突,实际上是被人为地夸大了。所谓“70后”、“80后”、“第三代”、“第六代”说到底属于无稽之谈。当然青年人有属于自己的特殊问题。这问题无非是在社会生活以及所从事的专业中立足、扎根,谋取一席之地。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是当代青年比较恰当的自我描述,而所谓一代人的崛起或困境多多少少像一个借口。

  我坚持认为,当今的青年很多是天生的个人主义者,或者说,个人主义与其生理能量和社会处境相呼应。依仗身体和智商方面的优势,青年人容易产生无所不能的幻觉,并引发相应的贪婪,同时权力的匮乏亦提供了强大的压力或动力。婚恋、组建家庭就不说了,学业、事业、地位的晋升既是社会生活的要求,也是青年人自诩的价值目标。时不我待,过了这一村就没有那一店,趁着年轻必须进入轨道,校正方向并初具规模。否则人老力衰、格局一旦形成就后悔莫及了。因此,青年人的个人主义往往带有强烈的急功近利和冷酷无情的色彩,甚至不惜同类相残。也难怪,他们真正的对手正是同龄人,而非其他人。

  (韩东 诗人、小说家)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