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英国火车又出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6日 03:59 第一财经日报

  草雨田

  英语中“lessons to be learnt” 的说法,是“吸取教训”、“吃一堑长一智”的意思。在发生重大事故或者人们为某事痛定思痛时会用到,就像在追悼某人去世时,总是会劝慰失去亲人的人要“come to terms with”(节哀顺变)一样。然而,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一些教训总是没有吸取,一些悲哀永远留在心底。

  2007年2月23日,一辆开往苏格兰格拉斯哥的维珍快车在肯布利亚(Cumbria)地区出轨,造成一位84岁老妪死亡,包括这位老人的女儿、女婿在内有7人重伤。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短短6年多时间里,英国境内发生的第5次严重列车出轨翻车事故。其中凤凰卫视新闻主播刘海若在2002年遭遇的那场火车翻车灾难(Potters Bar rail crash)对中国人来说似乎依然记忆犹新。

  有过在英国生活经验的人应该都曾经体验过坐火车的便利和舒适。作为英国内陆主要的交通工具,英国铁路系统和网络分布都是比较发达和完善的。无论是城市与乡村间,还是城市与城市间,即便是同一个城市里,除了汽车,坐火车一般都是人们出行时的首选。火车车厢内的设施也相对合理实用,通常情况也不会人满为患,因此,一路上捧一本书,喝一杯咖啡,观一窗风景,或者睡上一觉,都让遥远的行程变得轻松自如和舒适便捷。

  然而,这些年来铁路恶性事故,给人们心理笼上的恐慌、愤怒和无奈是难以言表的。自上世纪90年代撒切尔夫人施行铁路私有化之后,私人企业不顾公众安全,急功近利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忽视对基础设施的长期投资,火车票价还猛涨;再加之英国铁路系统硬件设施老化严重,年久失修,铁路管理不善,事故频频发生,人们对整个铁路业怨声载道。直到2004年,有工党政府背景的铁路网(Networkrail)才又重新从120多家私有企业手中将铁路接管下来,恢复国有铁路的概念,而且政府每年也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力图在铁路的维修保养、网络建设、火车班次调度、站台建设等方面予以支持。

  当年刘海若几乎命丧黄泉的原因,最后被怪罪于轨道缺乏应有的保养,轨道节点松脱(points),导致列车在行驶中脱轨翻车;而这一次,似乎又是同样的问题——节点松脱。那位大名鼎鼎的“万能公子哥”理查德·布莱森,在探查事故现场时,一口咬定维珍火车坚如坦克,绝对不会有问题,事故完全是铁路设施缺乏妥善维护保养的结果。

  1825年,英国人斯蒂芬森发明了蒸汽火车头,1830年,斯蒂芬森将蒸汽火车头开到了铁轨上,从此,人类多了一样快捷的交通工具。相信没有一个英国人愿意在不断的“节哀顺变”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将无辜的生命付诸于“顽疾缠身”的铁路业、来作为“吸取教训”的代价。

  (草雨田 媒体人)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