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图文]黄骅冬枣 果品之冠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6日 04:59 中国质量新闻网

  

[图文]黄骅冬枣果品之冠

  枣树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五果”(枣、杏、桃、李、栗)之一,原产于黄河中下游地区,远在7300年前已是人们食物的组成部分。冬枣作为晚熟鲜食品种,其原生地是在河北省沧州的黄骅。

  黄骅冬枣以其个大、皮薄、核小、汁多、色泽鲜艳而浓重,肉质细嫩而酥脆,酸甜可口等特色而被人们视为果中之珍品。有资料显示,黄骅冬枣的总含糖量32.2%,总酸含量0.367%,维生素C含量303.8mg/100g,果胶0.286%,纤维素1.747%,铁0.2mg/100g,锌2.83mg/kg,并富含多种其他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保健价值极高。与其他枣品相比发现,黄骅冬枣在品质上有十分明显的特色优势。2002年6月2日,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黄骅冬枣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是黄骅市现辖行政区域,黄骅冬枣因而成为国内首家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果品。

  黄骅冬枣至今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在黄骅,有着全国面积最大的冬枣资源林,有6000多株古老冬枣树,其中有近200株树龄在600年以上。相传,沧州栽培枣树始于27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到唐代时已成规模。黄骅历史上曾隶属盐山县管辖,据《盐山县志》记载,唐朝诗人刘长卿在《泊无棣沟》诗中描写道:“行过大山脊小山,房上地下红一片。”小山即指现在的海兴县境内,据黄骅10公里左右。

  有唐宋八大家之誉的著名宋代文人曾巩在其《救灾论》一文中记载:“熙宁元年7月甲申,河北地震水灾,堕城郭,坏庐舍,百姓暴露乏食,瀛州为甚……甚则杀牛马,而去者有之,代桑枣而食之……”瀛州今为河间,而当时黄骅正隶属瀛州道所辖。可见在宋代,枣在沧州便成了重要救灾物资。到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颁布了一道在沧州广种枣树的法令。据《河间府志》记载:“洪武27年,命工部行书文,教天下百姓务要多栽桑枣,每户初年200株,次年400株,3年600株,栽种过数目,造册回奏,违者全家发配云南金齿充军。”黄骅齐家务乡居官村的冬枣便是由此发展而形成规模的。

  另据《沧县志》记载,古代贡品枣也曾运津出口,获利也不少。沧州虽经历史上的战乱灾荒破坏,但仍保留下不少古枣树,河间市姚天官村保留了1000多株枣树,王会头村至今生长着1300年的枣树,而居官村的古冬枣树则粗有3米,高近10米,约有800余年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之后,黄骅市的林果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冬枣的区域性限制,品质特征如常温下的不耐贮藏性及资源稀少等原因,没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开始了对冬枣的开发与研究。通过对冬枣的优选、速生繁育、生物学特性以及适应的土壤及气候等因素进行的系统研究,选育出其中的优良品系进行推广,并于1994年为其注册了“华夏”商标。

  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之后,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黄骅市委、市政府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加快冬枣产业化开发的决定》,并列为“一号工程”来抓。经过10余年的努力,黄骅冬枣基地、苗木基地已成规模,并建立健全了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服务体系,与种植户实行公司+农户的订单农业。

  到目前全市冬枣栽培面积已达19000公顷,年产冬枣2700万公斤。预计在2010年,将达到26000公顷。

  (《中国质量报》)

作者:许 巍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