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地理标志助推陕西农产品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采取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6日 04:59 中国质量新闻网

  陕西宝鸡凤县花椒大王李宏顺回首2006年的收成,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真想不到,几年前还销路无门的凤椒(凤县大红袍花椒的简称),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名声大振,身价倍增。”今年老李按标准化种植的67公顷花椒,只挂果了一半,就收益50余万元。

  说起凤椒老李感慨颇多,2004年凤县大红袍花椒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当年500克花椒就卖到12元,第二年好椒一下卖到30元,2006年老李的一级品已经卖到53元。

  陕西境内的秦岭山脉、黄河水系提供了多样化的自然条件,陕南、陕北、关中三种不同的气候和自然条件造就了生物资源的丰富多样,特色农产品较多。通过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打响陕西农产品品牌,带动更多农民致富,是陕西省质量技监局多年来常抓的重点工作之一。

  面对当时人们对地理标志产品不了解的现状,省质量技监局从一开始就采取多层次、多渠道方式进行宣传。自2004年开始连续3年组织“陕西苹果质量行”、“地理标志服务三农质量行”、“地理标志产品走进新农村”等活动。利用各种研讨会、宣传日、展会等推介地理标志产品。承办“中欧地理标志研讨会”、开展“地理标志农产品知识大课堂”,组织农业专家、法律专家深入农村,讲解有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知识和农产品生产技术,现场为农民答疑解惑,指导生产。

  有效宣传推广,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并出台政策大力支持,给予农户更多关心,促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推进。

  2003年“陕西苹果”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同年国家质检总局与陕西省人民政府签订“陕西苹果”及果汁出口备忘录。长期不断地努力,在促进“陕西苹果”品质提高的同时,出口量明显提高。

  陕西果品自营出口创汇继2004年突破1亿美元,2005年突破2亿美元,2006年出口量、创汇值分别突破35万吨、3亿美元,实现跨越发展。

  对于政府的支持,椒农李宏顺感动地告诉记者,他们全县的椒苗是县政府免费提供,专家是凤县质量技监局免费帮助请的,收获季节政府各相关部门负责承包,帮助采摘。

  2006年凤椒销售异常火爆,农民富裕了。县委书记给省质量技监局局长张福海汇报工作时由衷地称赞,地理标志产品使凤县花椒再扬美名,质量技术监督局实实在在做事,为地方经济发展尽力!

  对于这样的评价,张福海明确表示,要组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家队伍,进一步完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具体管理办法和生产技术规范,促进地理标志产品实现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让广大农民成为真正的受益者。

  随着《“陕西苹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监督管理办法》的出台,蓝田玉、韩城大红袍花椒等产品的保护监管办法也陆续出台。通过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开展宣传服务、技术咨询、培训教育,提高农户的认识水平和技术水平,增强地理标志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铜川市绿色食品生产者协会开发的陕西苹果的二维条码技术,能够追溯到果农、果园、苹果品种、生产时间、储运过程等信息,具有防伪查询功能。协会果农王耀虎在自家果园里召开别开生面的现场会,吸引了各大媒体关注。

  强化立法,2006年12月10日我国第一部地方政府规章《陕西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办法》经省政府批准开始实施,为陕西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提供法律支持。

  措施的保证,使陕西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工作取得有效推进,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农民得到了实惠。

  陕南的安康紫阳县质量技监局编制的《天然富硒茶标准综合体》,通过标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了紫阳富硒茶知名度。紫阳县红村镇白兔村双星组的孙红兵高兴地说:“过去晒干后才卖几元的茶叶,现在完全不一样,青叶每公斤都卖到40元,2006年我种的茶叶芽头卖到了每公斤120元。”孙红兵种的0.73公顷茶园,2006年收入近两万元,比过去翻了两倍。

  汉中平利县已确立绞股蓝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0.7万公顷,建立0.06万公顷的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培育出农盛、五和、国彩3个龙头企业和30个小型加工厂,一年就为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创造5000余万元产值,农民人均增收100元,解决5000余人劳动就业。

  2005年,保护面积最大的“陕西苹果”加入国际地理标志网络组织(ORIGIN),苹果价格一路走高,目前价格每500克增加一分钱,就能为全省果农新增收入40亿元人民币。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不仅提升了品质,增加了收入,同时也在改善当地生态环境。2006年延安酸枣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由延安常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承担实施的酸枣产业化开发项目取得丰硕成果,以酸枣为原料的中药销售增加明显,酸枣种植农户每户平均收入突破万元,引导贫困县1万户近50000人脱贫。

  需求量的增加,使2006年延安市用酸枣完成退耕还林2000余公顷,并将在未来3至5年内完成6667公顷退耕还林任务,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陕北的恶劣自然环境。

  目前,陕西13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品,受保护区域占全省面积50%以上,受惠农户已经超过1000余万人。 (《中国质量报》)

作者:王 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