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宪容:除了利率,金融市场还有更好工具?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5日 09:32 保监会网站
随着CPI的上涨,随着市场对通货膨胀率预期的上升,升息的问题又成了国内宏观争论的焦点。2006年11月CPI上涨了1.9%,创下了20个月来新高;12月CPI达到了2.8%;加上中国人民币银行2006年第四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居民对物价预期不乐观,未来物价预期指数继续上升,是1999年开展调查以来的最高点。就目前的争论来看,市场比较流行的观点是,尽管CPI上涨,尽管通过升息可以提高资金成本、一定程度上抑制企业内生的投资需求,但是在国内的制度环境下,利率政策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投资与信贷扩张压力。因为,目前国内投资过热,国内资产价格的泡沫并不在乎资金价格的上涨,而在于资金的可获得性。因此,国内金融市场利率调整对市场行为的作用十分有限,甚至于是零影响。毫无疑问,在一个复杂多样的融资体系中,特别是在一个由计划向市场转轨的经济中,利率的形成与作用应该也是十分复杂的,其产生的作用与影响也不会如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那样明显。加上利率方面的非市场因素(如对利率的管制),导致利率对市场行为的影响与发达市场体系有很大差距。但所有这些并非利率内在功能存在问题,相反,正是利率的内在机制没有起到作用的结果。如果不让利率在市场运作中逐渐显示出作用,那么,不仅有效的利率形成机制无法生成,金融市场的价格也无法显现。试想,作为金融市场资金的价格,除了利率之外还有更好的市场调控工具吗?其实这种意见与早些时国内放开家电市场、最近几年放开汽车市场的意见一样,认为对于当时中国尚在幼齿期的家电工业、汽车工业来说,如果开放步伐太快,那么中国的家电工业、汽车工业都会不堪一击。事实上,有效的市场竞争、市场价格竞争机制不仅没有让国内家电行业与汽车工业被摧毁,反而成了这些行业得以发展的动力。目前国内金融市场的情况也是如此,我们总是希望通过种种管制来聚集资源,一些人总是会以种种莫须有的理由来否认金融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总是以各种意见来否定利率调整的重要性。以己之见,低利率政策是经济行为扭曲、投资过热、房地产过热及股市泡沫吹起的一因。假定我国的CPI指标体系的有效(但从许多的研究来看,目前国内CPI既不科学也不符合国际惯例),在CPI不高时,一些人会因为CPI指标不高而不调整利率;如果CPI较高时,又会说利率变化不要单以CPI指标变化来确定,而要观察更多的经济数据。如果有数据表明利率调整势在必行,又会有人说,我们不能够只是看经济总量,还得看经济结构。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低利率政策是许多经济问题、特别是金融市场问题的原因之一。对中国这样的转轨经济来说,低利率政策对经济行为的扭曲更是被急剧放大。陷入这种困境不仅无法改善整个国内金融市场的效率,也无法促使国内金融机构或组织来改善经营并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加快中国的金融利率市场化,调整低利率政策是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只有利率不断变动才能形成有效的金融市场的价格机制,才能促使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没有利率变化,宏观调控何以可能?[][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