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认可工作发展呈现3个良好态势 2006年我国有进有出的认...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4日 05:19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近日宣布,经过1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国家对认证认可实施统一管理,共同实施工作体制以来,我国的认可工作呈现出3个基本特征。

  在认可制度的体制方面,整合认可体系、调整内部机构平稳顺利,基本完成了国家统一认证认可管理体制以来整合统一认可体制的最后一步改革任务,具有一套比较完善的统一组织和共同参与相结合的运行体系,同时,有关政府部门、合格评定机构、服务对象、使用方和专业机构5个方面的代表通过各种委员会的方式,参与对认可制度运行的总体管理、监督和技术支持。

  在认可工作的实施方面,具有鲜明的国际化特征和中国化特色。通俗地说,就是既遵循国际规则,又结合我国国情。首先,我国的认可准则采用了相应的国际标准,认可运行机制符合相应的国际标准、导则、规则和指南的要求,较早实现了同国际接轨的目标。同时,我国的认可实施工作机制适应我国的国情特点,建立了一些中国化的认可监督管理机制。此外,按照国家认监委确定的提高有效性工作主题,认可委员会创新方法和机制,实施分类管理、建立引导机制,加强深度监督、强化退出机制,促进社会监督、建立披露机制,适应了国际、国内的认证认可发展形势,认可约束机制得到了强化,体现了鲜明的中国化特色。2006年,暂停了4家认证机构7个领域和57个实验室、5个检查机构的认可资格,注销了31个认证业务范围、13个实验室和1个检查机构的认可资格,撤销了45个实验室和6个检查机构的认可资格,保持和强化了有进有出的认可与认证工作机制。

  在认可作用的发挥方面,具有较高的国际地位和较大的国际影响。主要体现在:

  一是认可服务的范围和层次逐步扩大,认可业务建设取得新的进展。认可工作在范围、规模、速度方面,在国际同行中继续保持了领先或前列。认可业务已经覆盖认证机构、实验室、检查机构等3大门类15个领域。认可的各类管理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证书数量超过39万份,认可实验室2771个,认可检查机构71个。认可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认证和实验室数量位居世界第一,认可的检查机构数量在亚太地区也处于领先。

  二是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高。目前,我国的认可结果在37个签署认证机构认可国际互认协议和55个签署检测与校准实验室认可国际互认协议的国家和经济体具有效力,并与亚太10多个国家签署了检查机构多边互认协议。我国认可机构的代表担任了两届太平洋认可合作组织(PAC)主席、担任着国际认可论坛(IAF)执委和互认委员会主席、亚太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APLAC)执委和培训委员会主席等国际与区域认可合作组织的多项重要职务,具有较高的国际地位与话语权。

  三是认可结果得到广泛采用。认可制度为我国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实施提供了合格评定机构的能力保障;我国认可的检测报告和证书成为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南非、肯尼亚、土耳其等国家进口成品的必要凭证,可直接通关,免于再次检测;我国认可的认证证书为我国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提供了质量信用证明,为促进我国产品出口,帮助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作出了贡献;此外,《病源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中,都对实验室认可提出了要求,并将实验室认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能力保障手段。 (《中国质量报》)

作者:王惜纯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