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放出明哨暗哨 管住各个角落 湖北鄂州市创新监管机制...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2日 04:19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06年食品质量抽检合格率比上年上升了10个百分点,而且未发生一起食品质量安全事故。”2006年12月12日,湖北省鄂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鄂州市共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473家,其中小作坊占了50%以上,尤其是直接涉及人民生命安全的水产品和白酒类加工企业比较集中,共有133家,约占食品企业总数的1/4。

  鄂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采取一个机构负总责、两张网络监管的形式,落实区域监管责任制。据介绍,鄂州市根据没有隶属县市的实际情况,从稽查、质检、计量等部门抽调6名有食品监管经验的干部,在全省率先组建食品质量卫生安全监管专职机构——食品安全监管分局,全面负责鄂州市食品生产加工业的监管。同时设立两哨,一个明哨,即在乡镇工业办、安全办、经贸办等部门聘请35名干部作为协管员,身份公开,协助工作。一个暗哨,就是在村庄、企业聘请320人作为信息员或者线人,隐藏身份散布在全市20多个乡镇6大片区的各个角落,暗中监督,提供线索,以此建立起一个以食品安全监管分局为主体,两哨所协助的明察和暗访综合监管网络。

  鄂州市对暗哨设立十分重视,除定期组织对信息员进行培训考核,实行末位淘汰制外,还对他们给予经济补贴,业绩奖励,真正保证监管网络有效运行。据介绍,截至去年11月底,由暗哨举报提供的信息,该局就查处了20多起食品违法事件,端掉食品制假窝点3个。闻名遐迩的武昌鱼加工已成鄂州一大产业,60多家大小加工企业遍布城乡。一段时期,一些家庭小作坊为牟取私利,违法大肆仿冒正规企业的产品,不仅扰乱了市场,而且损害了武昌鱼的品牌形象。这一情况被暗哨举报后,鄂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高度重视,迅速组织专班,开展武昌鱼加工业专项整治。一方面扶优扶强,帮助15家企业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另一方面对不具备生产条件、生产资格及蓄意制假的小作坊坚决予以取缔。此项整顿维护了正规企业的利益,对武昌鱼加工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受到企业和当地政府的充分肯定。

  今年,鄂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还根据暗哨提供的情报,端掉了6家制售假冒名优白酒的窝点,没收假冒白酒1000多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案件3起,维护了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据悉,到目前为止,鄂州市已有53家企业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30多家食品生产小作坊被取缔。2006年,该局共抽查饮用水、蜂蜜、蜜饯、白酒、酱腌菜、水发产品等15类食品472批次,合格率为78.5%,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 (《中国质量报》)

作者:陈家春 吴东海 张 华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