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各地政要寄望质监 发挥优势服务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8日 03:38 中国质量新闻网

  河北省副省长付双建要求

  发展诚信经济 构建和谐河北

  本报讯 (尹克强) 2月1日,河北省副省长付双建在出席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工作会议时强调,全省质量技监系统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战略目标,抢抓新机遇,打造新优势,创新市场监管方式,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促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付双建强调,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作为全省产品质量综合管理部门,在构建和谐河北中责任重大。充分发挥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各项职能,着力提高产品竞争力,努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要重在三个方面着力。

  一是强化监管,构建规范有序、和谐诚信的市场环境。质量技监部门要切实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加快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河北的高度出发,发挥好打假办的组织、协调、联络作用,深入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工作,严格依法监管,一手抓专项整治,一手抓长效机制,不断提高依法监管、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加快提升产品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紧紧围绕钢铁、装备制造和石油化工三大战略支撑产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食品、纺织服装、医药、建筑材料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商贸流通、文化、旅游等第三产业,加大中国名牌产品的培育力度,扶持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的名牌产品和优势企业,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产品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是狠抓法制建设,着力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质量技监部门的行政执法与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确保经济健康运行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密切相关。各级质量技监部门要进一步强化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理念,增强依法行政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云南省副省长程映萱强调

  推进以质取胜 坚持名牌强省

  本报讯 (彭文怡 记者傅小冰)1月22日,云南省副省长程映萱在出席2007年云南全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上作了题为《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扎实推进以质取胜战略》的重要讲话。

  程映萱指出,在过去的一年里,云南全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在国家质检总局和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围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大局,依法履行职责,当好经济卫士和守护神,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特别是在紧紧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扎实推进以质取胜战略,全面落实《质量振兴纲要(1996年—2010年)》,坚持从源头抓质量,提高工作的有效性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程映萱强调,2007年是深入实施“十一五”规划、实现云南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一年。云南全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云南全省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扎扎实实地做好2007年的质量技术监督工作。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扶持、服务作用,坚持把质量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积极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计量、标准体系、完善质量检验和监控手段,提高整体质量水平。

  程映萱最后强调,要坚定不移地走名牌创建之路,加大对重点企业名牌产品和国家免检产品的培育力度,做好名牌产品的跟踪服务管理工作,做到培育一批,申报一批,力争使云南省有更多的产品成为国家级名牌,实现2007年云南名牌新增10%左右的目标,扎实推进以质取胜战略,坚持走名牌强省的发展之路。

  吉林省副省长陈晓光强调

  围绕发展大局 发挥质监优势

  本报讯 (金 达)2007年1月16日,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局长会议在长春召开。吉林省副省长陈晓光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陈晓光在讲话中对吉林省2006年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强调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质量技术监督工作要充分利用当前吉林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的有利时机,创新质量工作理念,完善质量管理机制,深入开展质量兴市、质量兴企、质量兴业活动,紧紧围绕吉林省支柱、优势、特色产品和丰富地理资源大力培育名牌,促进吉林经济的发展。

  在民生问题上,陈晓光强调要关注三个方面:一是要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全面落实一把手责任制,切实担负起食品生产加工的监管责任,严格市场准入条件,把好产品出厂关,加大证后监管和无证查处工作力度,突出抓好小作坊监管,坚决取缔和关闭“三无”黑窝点,保证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二是要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以防止减少事故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健全监管体系,推动动态监管从使用环节向生产源头延伸,力争消灭监管盲区和死角。坚决打击非法制造、非法使用特种设备的违法行为,力争将特种设备事故率控制在最低限度。三是深入打假治劣,坚持专项整治与制度建设相结合、日常监管与集中检查相结合,集中力量对食品、农资、建材、汽车配件等重点产品、重点市场和重点区域进行专项整治。以建立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和保护名优企业权益为重点,突出抓好打假保名优活动,在进一步规范市场、扶优治劣、引导消费和服务企业中发挥作用。

  陈晓光强调,全省质量技监系统要采取措施,推动面向全省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降耗服务活动,力争达到吉林省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30%的目标。

  陈晓光副省长最后指出,要进一步加强质量技监队伍建设,按照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效能政府的要求,进一步抓好自身建设,不断增强质量技监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

  青海省副省长骆玉林要求

  心相合力相合 抓亮点攻难点

  本报讯 (刘伟民)1月18日,青海省副省长骆玉林在全省质量技监工作会议上要求各级质量技监部门抓亮点,攻难点,扩大结合点,进一步提高质检工作的有效性、针对性,为推进青海省质量总体水平的提高,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新贡献。

  骆玉林对全省质量技监系统2006年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去年全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实施以质取胜战略,从源头抓质量工作进一步取得实效;全面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大服务“三农”力度,为农牧业增产、增收和农牧民脱贫致富做出了贡献;严把市场准入关,打假治劣,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以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为己任,严把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关,食品安全监管继续推进,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扎实有效,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新的一年里,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骆玉林要求,全省质量技监系统要继续处理好监管、服务和发展的关系,探索监管、服务和发展新模式,坚持以质量振兴为核心,进一步推动青海省产品、服务质量上新台阶;大力推进名牌带动战略,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充分发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主力军作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食品消费安全和生产运行安全;推进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深入开展节能降耗服务活动;加快农业标准化体系的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切实加强质量技术监督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始终坚持把队伍建设、作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下大力气,切实抓紧抓好。

  他要求,全省质量技监系统要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驾驭全局的能力,努力形成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领导层,切实做到思想合心、行动合拍、工作合力,要重视抓好干部的教育培训,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要努力树立质量技监部门的良好形象,推动质量技监工作再上新台阶,以实际行动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职能作用。

  广东省副省长佟星指出

  又好又快发展 质量尤为重要

  本报讯 (记者沈 洪)如何深入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关系着广东产业竞争力的整体提升。1月25日,广东省副省长佟星在该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上指出,广东经济社会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质量工作尤为重要。

  佟星指出,要继续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促进现有名牌产品发展壮大,成为带动力强的拳头产品。一方面要鼓励和支持各类企业特别是重点企业培育名牌产品,突出培育中国名牌、世界名牌产品。另一方面,要依托特色产业、产业集群和专业镇,培育和发展一批区域品牌。与此同时,进一步拓展质量兴市活动空间,加大质量振兴宣传力度,使质量兴业、质量兴企深入人心。

  佟星强调,为使以质取胜战略取得突破性进展,质量技监部门在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引导企业、行业走质量效益型道路方面要进一步发挥基础性作用。一是加快实施技术标准战略。要探索解决科研、标准、产业同步以及自主创新与技术标准相结合两大问题,逐步实现科研标准产业同步化、自主创新技术标准化、标准工作主体企业化、标准服务支撑平台化;二是积极开展服务业地方标准制定工作,逐步构建广东省服务业标准体系,为广东第三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三是积极推动全省企事业单位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争取更多的广东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国际标准,使广东继续成为全国自主创新的领头羊。

  安徽省副省长文海英要求

  强化四个意识 服务发展大局

  本报讯 (刘 运 记者郭 明)“各级质量技监部门要把职能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手段,当作为民服务的条件,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责任感!”这是1月18日安徽省副省长文海英在安徽省质量技监工作会议上给广大质量技监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

  文海英强调,广大质量技监工作者一是要强化质量意识。质量技监部门是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监管部门,要在实施技术标准,严格市场准入,促进节能降耗,以及培育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和知名品牌等方面肩负重任,在以质量为中心、全面履行经济调节职能方面大有作为。

  二是要强化为农服务意识。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建立起完善的农业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促使全省主要农产品达到无公害标准,特色农产品和优势农产品达到优质农产品标准;通过建设一批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

  三是要强化民生意识。各级政府和质量技监部门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警钟长鸣、未雨绸缪。要增强执政为民的意识,时刻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心上,真正体现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履行好管理职能,确保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

  四是要强化责任意识,一方面,要强化为地方服务的责任,要主动地把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置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之中。另一方面,要强化为企业服务的责任,使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成为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技术基础和重要支撑,引导企业走质量和效益型发展之路,帮助企业提高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贵州省副省长肖永安要求

  加强技术保障 服务中心工作

  本报讯 (记者欧阳维民 刘 艳)日前,在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上,贵州省副省长肖永安对当地质量技监部门提出要求:“质量技术监督工作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提高质量技监工作的有效性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肖永安说,加强技术保障能力,要进一步提升技术装备水平,扩大资金来源渠道;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培育一批在国际、国内具有一定声誉的技术人才,力争突破一批重要实用技术,力争在关键技术研究、基础性技术研究、前瞻性技术储备、实用装备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取得重要进展;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快信息管理系统开发推广;要引导技术机构走向市场,向技术专业化、功能多样化、服务社会化方向发展,推进技术机构同社会科技资源的有机结合。

  肖永安还说,在今年的贵州省经济会议中,对质量技监系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一是要积极支持“三农”工作。质量技监部门要依托自身职能职责,充分发挥农业标准化工作对提高农产品质量、扩大农产品销售、拉动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的作用。要进一步推广农业规范认证和农产品质量认证,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要加快扩大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规模;要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服务力度,引导乡镇企业建立健全标准化、计量检测和质量保证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二是要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加强对节能产品的质量监督,促进节能产品质量的提高,对高能耗、高物耗产品设定严格的技术标准和能耗、物耗指标,积极开展能效标识专项监督抽查。加快节能、节水等产品认证,把节能降耗和治理环境有机结合起来,把节能计量工作做实、做好、做出成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宋爱荣要求

  切实履行职能 促进新疆发展

  本报讯 (魏傣峻)2月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宋爱荣出席了全区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工作会议。她要求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统一思想认识,加强能力建设,增强做好新时期质量技监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紧紧围绕促进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这个中心,服务于构建和谐新疆这个大局,切实履行好职能,发挥好作用。

  宋爱荣说,当前做好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有利因素很多。一是国家质检总局和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二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特别是自治区做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战略部署,为质量技监工作充分发挥职能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三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尤其是中亚国家经济快速复苏,新疆作为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和枢纽站的地位、作用更加突出,迫切需要提高新疆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宋爱荣指出,在看到有利因素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自治区质量技监工作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新疆地处偏远,布局分散,经济基础薄弱,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生态环境脆弱,资源压力大,产业层次不高,产品质量状况远不能适应市场变化需要。尤其是近年来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较多,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制假售假行为还未从根本上得到遏制。随着特种设备数量的迅猛增长和应用范围的扩大,安全压力不断增大。市场竞争加剧,市场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使出口贸易中经常遭遇技术壁垒。执法监督的难度不断加大,特别是与各族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改善质量和安全环境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因此,质量技监部门要更加努力,强化监管工作,提高工作有效性,为全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甘肃省副省长杨志明强调

  强化发展意识 提高工作水平

  本报讯 (付国进)甘肃省副省长杨志明在1月19日召开的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上强调,全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要进一步强化发展意识,乘势而上,创新发展,在又好又快发展中增强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有效性。

  去年,甘肃省的质量技监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全省14个市州和62个县区全面启动了质量兴市和质量兴县活动;全年新增中国名牌产品1个、甘肃名牌产品98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国家免检产品3个;全省有887户食品生产企业获得了1012张食品生产许可证,纳入全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食品已达到28类391个品种。杨志明指出,质量反映的是区域经济的综合实力,也代表着一个区域的形象。当前在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质量技监工作既面临着提高对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和贡献率,也肩负着提高产品质量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任务。他强调,今年全省质量技监系统要乘势而进,创新发展,在又好又快发展中增强质量监管的有效性。一要在经济结构调整中深入推进以质取胜活动。按照突出主业、核心技术、知名品牌和较多市场份额和适应国际竞争的要求,扶持大企业、大集团上台阶,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把小而散、小而弱、小而差的企业引导到小而精、小而专、小而优上来。发挥标准化对工业强省的技术支撑。二要实施品牌战略,大力培育和创造名牌产品,积极争创中国名牌,力争今年新增甘肃名牌60个,培育国家免检产品企业3家,新增两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三要突出食品生产加工和特种设备监管两个重点,营造保障群众利益的质量安全环境。四要积极做好节能降耗中的标准体系建设和计量服务等工作。五要坚持政府推动、企业行动、科技带动、部门联动、社会互动,增强质量技监服务经济、促进发展的有效性。

  四川省成都市副市长曾万明要求

  上质量唱主角 创名牌打头阵

  本报讯 (何 国 记者龚志伟)日前,四川省成都市副市长曾万明肯定了全市质检工作过去一年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也对新的一年质量技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目标。

  曾万明表示,2006年,成都质检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中国名牌的争创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有力地促进了成都的质量兴市和工业强市工作,为加强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提高成都市工业经济竞争力和产品质量整体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近日举行的成都市质量技监系统局长工作会议上,曾万明对全市质量技监系统提出要求:要促进成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质量技监部门必须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上谋开拓、求突破;要促进成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质量技监部门必须充分发挥名牌战略的导向作用,为市委、市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决策中出主意、当参谋;质量技监部门必须发挥标准、计量、认证等方面的技术支撑作用,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繁荣发展服务业、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上唱主角、打头阵;质量技监部门必须紧紧抓住人才队伍建设,为更好地服务成都经济发展增加后劲;质量技监部门必须严把食品安全和特种设备两个关口,努力为构建和谐成都创造良好环境。

  会上,曾万明反复强调,质量技监部门在食品安全和特种设备监管等工作中一定要突出食品质量安全重点,深入推进区域监管,不断完善监管机制,把区域监管、市场准入等监管方式进行有机结合,实现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监管到位、责任到人,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式的监管,彻底扫除盲区、消灭盲点,形成适应城乡一体化的质量技监管理新机制。

  (《中国质量报》)

作者:朱晓东 宋 文/文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