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清洁发展机制基金3月启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7日 06:24 新京报

  中国和联合国酝酿合建北京“碳交易所”,全面推动CDM项目发展

  

清洁发展机制基金3月启动

  秦皇岛某正在排放废气的工厂,按照《京都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担负有减排温室气体的主要义务。本报记者韩萌摄

  联合国在华常驻协调员马和励昨日称,中国和联合国正酝酿在北京成立一家碳交易所。此举可能会使中国首都北京成为全球数十亿美元“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的一个重要中心。

  昨天,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科技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等筹建的“促进中国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碳基金项目”启动仪式在京举行。马和励是在该仪式上作上述表示的。

  与此同时,“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CDMF)”也将在下月启动。

  全球CDM项目突飞猛进

  “排放权”交易源于《京都议定书》的“清洁发展机制(CDM)”,即鼓励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帮助发展中国家减排温室气体,从而抵扣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碳排放权在国际市场上每吨可售得10美元左右。中国目前已经开发的项目,主要是风电、甲烷回收发电、工业余热利用等。

  “《京都议定书》生效近两年来,国际上和中国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活动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据中国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介绍,截止到今年1月底,全球已经注册的项目近500个,预计到2012年的减排量将达7.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中国政府已经批准了近300个项目,其中得到注册的已达37个。

  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去年前3个季度,发展中国家碳排放权交易约为30亿美元。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秘书处预计,到2012年,中国将占联合国发放的全部碳排放权的41%.北京有望建发展中国家首个碳交易所

  中国和联合国正在酝酿当中的北京碳交易所如果获得成功,将是发展中国家的首个碳交易所。届时,北京交易所将会与欧美私营排放权交易所形成竞争,并进一步开发利润丰厚的中国碳排放权市场。

  马和励表示,希望碳交易所今年就能启动,还希望这个交易所也能进行与联合国八项“千年发展目标”相联系的特殊碳排放权交易。

  不过,据参与该项目的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员透露,目前在北京建立碳交易所还处于探索商讨阶段。“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时间不长,市场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时间去理顺。”

  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下月启动

  与此同时,另一个与CDM相关的更大规模的计划“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CDMF)”也即将启动。这意味着中国政府开始全面推动CDM项目在中国的发展。财政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巨奎林昨日向记者透露,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已经获得国务院批准,下个月将开始正式运营。据一位知情人透露,欧洲投资银行已经承诺给予该基金5亿欧元贷款。目前已经批准的近300个项目,如果全部实施,基金将可从碳交易中获得近20亿美元。

  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将代表国家,对CDM交易中的部分收益以及国际金融组织赠款、个人赠款、国务院批准的其他收入来源等资金集中单独管理使用,国家不纳入预算,将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事业提供可持续支持。该基金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外交部等部委组织成立的“基金审核理事会”负责。

  昨天,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科技部等推动的CDM普及推广计划也正式开始实施。“促进中国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碳基金项目”计划在新疆、青海和内蒙古等12个省区建立CDM技术服务中心。这些中心将作为国际投资机构与地方合作伙伴之间的桥梁,帮助西部欠发达地区迈出“绿色投资”的第一步。

  本报记者 王海林 实习生钟晶晶

  ■关键词解读

  CDM是英文Clean DevelopmentMechanism(清洁发展机制)的缩写,是“京都议定书”规定的跨界进行温室气体减排的三种机制之一。

  按照2005年生效的《京都议定书》规定,截至2012年,议定书发达国家缔约方总减排量约50亿吨。

  由于发达国家单靠自身挖掘减排能力有限,成本较高,很难满足《京都议定书》所设定的目标。因此《京都议定书》同时在第12条规定,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向不承担减排义务的发展中国家购买“可核证的排放削减量(CER)”,例如,通过在发展中国家投资一些清洁能源的项目建设来购买减排量。由此产生了由企业、技术服务公司、国际买家共谋的碳交易。

  ■长镜头

  碳交易背后的大市场

  很多企业可能还不知道什么是CDM,也不知道中国CDM市场有多大。在昨日的发布会上,中国CDM项目执行负责人科技部社会发展司吕学都介绍说:“专家估计,在2012年前《京都议定书》发达国家缔约方总减排量约50亿吨,其中在境外的减排量需求占一半,约25亿吨。”

  中国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碳基金项目协调员李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的减排潜力相当大,目前的减排量约占全球的40%,几乎占到全球一半的市场,相当于中东、拉美和非洲国家的总和。”

  25亿吨的减排量,如果按照10美元一吨的价格粗略计算,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有250亿美元。即使按照40%的份额计算,中国的市场也接近100亿美元。据介绍,目前减排一吨,在发达国际至少要花费20~30欧元,而通过在中国购买价格只有7~10欧元,这样的价格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显然很划算。分析人士指出,这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是个机遇。

  宁夏的CDM项目开展较早,据宁夏CDM技术中心主任张吉生介绍,自2003年该项目开展以来,有2家企业参与,投入了七八十万,现在由减排带来的效益已经达到1000万元人民币。“但是绝不能简单的以商业思路来看这个问题,要不然这就是暴利了。”张吉生说,“对于企业来说,风险还是很大的。前期的项目资金投入后,最后的报告能否得到国家发改委的审批,并最终在国际上审批成功都是存在风险的。”据张吉生介绍,联合国CDM执行董事会有一套非常严格复杂的注册标准。项目实际建设一年后,对于实际减排量的各项技术标准还要进行一次国际公证,在此之后企业才能拿到钱。

  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给很多中间商带来了机会。张吉生的科吉咨询服务公司就是其中之一,他们主要为企业编制各种CDM的文件,并且提供一些如水电、风力发电等项目的咨询,同时收取一定的服务费。“一般几万块钱。”张吉生说。

  资料显示,目前全球有70多家公司参与碳交易。还有不少基金看中了CDM的商业机会。一些基金以约7欧元的价格收购发展中国家“经核证的减排量(CER)”,然后静待欧洲等国的公司因减排压力日益增大而收购,这时以12至20欧元的价格出售手中的额度,从中渔利。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