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安太阳能热水器、建沼气池、扒烟囱、挖暖窖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5日 11:55 黑龙江日报

  丽晶 阜成 本报记者 沈才

  今年是暖冬,时至三九天,在边远嫩江县境内的尖山农场也难得一见以往的“剐鼻刮脸”的冷天。当地的职工群众说,“今年虽然是暖冬,但是以往的雾气罩罩天气却不见了。天蓝多了,水也清了,这都得益于扒倒了大烟囱用上了太阳能。”

  “太阳能”受宠进家入户

  尖山农场是垦区经济发展较快的农场,人均收入早就突破了全垦区平均7000元的水平,达8000多元,有近四分之一的人口住进了“小康楼”。在采访中,记者所到之处,看到的听到的却是,钱挣多了,心眼却小了,“节约”标语随处可见。人也不再大手大脚,胡花乱造,处处算计着如何节电节煤节气、节钱节物节时,还真“节”出综合成效。

  在尖山农场采访,楼房顶上的一排排太阳能节水器,成了边陲小镇的一大景观。

  刚刚安装完热水器的樊增春说:往小了说自家省气儿省电,往大了说给国家省

能源,再说了它也环保哇,大家小家都受益。一个冬天,场部楼房区就有40余户家庭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了。

  农场文明办负责同志介绍,一个家庭一年大约需用热水十几吨,烧一吨热水热能成本10几块钱。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只需一次投入,不用任何措施,随时可提供热水。既清洁节能又省钱,一举两得。维修一新的学校也首次取消了烧热水用的小锅炉,安装了5个大型太阳能热水器,供学生洗漱、食堂做饭用热水。清洁能源省电又省钱,不用行政命令,全场的“煤老虎”就自觉“卧倒”了。

  住楼用太阳能的多,在以养殖为主的居民点,“沼气”却大显身手。第五管理区第十居民组的周金生,正在试挖沼气池,许多养殖户都已学会了沼气池的建筑及使用方法,正在跃跃欲试建沼气池,农场也在筹建以肉牛养殖基地为能源中心建造大型沼气池,并将其产生的能源引至场直供更多的人使用。至此,家畜粪便清理容易了,家家户户创造环保能源,北大荒的风光自然是更加美丽了。

  “地火龙”送来冬天里的一把火

  过去,尖山农场冬天的早晨,由于受大兴安岭低压的影响,本来气压就低,再加上全场的大锅炉、小锅炉、大烟囱、小烟囱一齐往外排烟,能见度低不说还呛的人喘不出气来。晨练者不敢出门,不到八点以后大街上看不到人影,整个场区笼罩在一片烟雾之中。

  今年气压依然很低,环境反而好了。个体户辛有义说,完全是“暖窖”的流行,为尖山农场的冬天晴空万里立了一功。仅他家的那趟房共5家,有四家挖了暖窖。

  暖窖,俗称“地火龙”。就是住户在自家住房屋内地下挖出一个深一米半左右直通墙角,类似菜窖样的空洞,加盖处留个出口,填上树叶、锯末等可燃废弃物,到了取暖期点燃后,可自动取暖。既节省煤炭又利用了废物减少了环境污染。在农场的号召下,今年发展暖窖350个,一个冬天至少可节煤350吨,节约资金15万多元。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