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后奥运场馆需有新运营理念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5日 10:24 中国产经新闻

  专访首都体育学院杨铁黎、李相如教授

  本报记者 贺民报道

  2007年是北京奥运场馆建设的关键一年。预计到今年年底,用于北京奥运会的所有新建场馆都将竣工,并投入到试运营中。投资额上百亿元的北京奥运会场馆,在2008年奥运会后将成为巨大的包袱还是新的动力?后奥运场馆由谁运营更利于发展?带着这些问题,《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日前专访了首都体育学院两位资深教授杨铁黎和李相如。

  《中国产经新闻》:2008年后,奥运体育场馆的运营模式将如何发展?

  杨铁黎:目前我国的奥运体育场馆分为两类,一是政府投资建的,如水立方、鸟巢;一个是高校招标承办,由高校出土地,投资商投资建的,比如北科大的柔道、

跆拳道奥运场馆、北大的
乒乓球
奥运场馆。但不论是政府投资还是民营投资,最终都需要市场化模式运作。预计政府在这方面的投资是不会全部包揽下来的。

  奥运场馆的发展方向将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发挥体育场馆的本体功能,承办各种赛事。二是开展相关产业活动,由于体育场馆的功能技术很多,所能发挥的功能性作用很强。如举办大型演出、利用相关的附属设施举办大型的展销活动、展览会等。三是预计2008年以后,举国体制下的大型赛事可能会弱化,商业化赛事将会越来越多,体育方面的工作重心转向大众化,体育场馆将会向社会更大程度地开放,当然这个开放不会是无偿的。四是可以场馆冠名,如果体育场馆经营效益比较好,也没有必要冠名,因为奥运场馆本身就具有很高知名度。

  可以预见的是,不管是政府投资还是民营投资的奥运体育场馆,2008年以后都将是市场化运作模式,但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中国产经新闻》:体育产业的介入带动整个经济发展的作用会是什么状态?

  杨铁黎: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宏观经济的增长,可以肯定的是,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特色已经凸显出来了。

  “十一五”期间,我国宏观经济强调的是拉动内需,刺激消费。我们曾经靠投资来拉动GDP的增长,这是一种比较落后和原始的增长模式,今后应该向消费增长转型。体育消费正突显出巨大的潜力,政府应该正确引导。第二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这种发展机遇,人们的体育意识、健康意识不断增强。有数据显示,北京的体育人口已经达到总人口的50%以上,虽然体育人口不一定全是体育消费人口,但是这个数字的增长必然带动体育消费人口的增长,体育消费是体育市场的前提,体育市场又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前提,他们是互相促进的。

  《中国产经新闻》:场馆的资本主体,政府和民营哪一个更有利于发展?

  杨铁黎:根据我国目前的现状,我觉得应该是政府和社会、企业多元化的投资。首先,政府的投资有限,仅仅靠政府,很难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但是政府有责任和义务为老百姓提供公共服务产品,所以体育不能完全市场化。

  社会投资和企业投资是为社会提供高端产品,满足那些高端阶层的人群,这样就可以满足人们对体育的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

  李相如:从目前情况来看,肯定是政府来做更为有利,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从目前奥运场馆的情况来看,还是以政府为主体的。预计体育场馆今后的发展是最终将回归到人民中间来,以全民健身和群众健身为主体,全民发展的趋势会越来越蓬勃。

  另外从政府来讲,政府目前是讲“和谐社会,以人为本”,更多要考虑到民生和人民的一些利益需求。从各个国家的情况来看,大型的场地基本都是由政府为主体的,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大型企业介入。

  《中国产经新闻》:许多奥运会举办城市在会后把奥运场馆缩水或改建他用,北京会吗?

  杨铁黎:这种现象确实存在,如雅典、悉尼。原因有两点,一是由于规划时有所欠缺。二是城市的差异性,如与悉尼相比较,北京人口较密集,而悉尼国家很大,但人口密度不高,场馆密集地集中在一个城市里很难获得高回报,所以导致最后拆建他用。

  北京首先借鉴了悉尼奥运会的经验教训,在设计时就已经有在研究奥运场馆赛后利用问题,所以北京在前期的理论准备方面还是比较充足的。体育场馆如果根据市场化运作,根据北京市的宏观经济发展趋势,消费水平完全能够保证和支撑。

  李相如: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有些体育场馆相对离北京市中心较远,因此,满足一般的消费者比较困难,但对于高端人群来讲可能会多一些。这样要保证它良好的运营状态的话,就必须寻找到一些大型的赛事支持它。

  另外,能吸引一部分老百姓去锻炼,如果在这两种可能性都不足的情况下,很可能会有缩水或改建或者是发展多种用途来维持经营状况。这是个探索的过程。

  《中国产经新闻》:场馆如何养护利用,如何发展多用途?

  李相如:国家体育总局新出台了一个职业标准——体育场地工种。作为一个新的职业工种,这方面是值得我们继续研究的;另外,大型场馆的养护本身就是一门学问,包括多方面因素。场馆的更新换代投入很大。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养护和利用是相互制约的,是一个整体。

  《中国产经新闻》:民营资本中的中小型企业有可能介入这方面的投资吗?

  李相如: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体育场馆建设来看,中小型企业达不到承接奥运场馆的门槛标准。奥运场馆建设对承接建设的企业不仅要求有较高的专业资质,同时也要有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支持。奥运场馆建设一般都需要有良好品牌形象和足以跻身于一流行列的大型企业来承担设计和修建工作。

  《中国产经新闻》:场馆运营机制的完善和协调,投资就会收到效益吗?

  杨铁黎:如果能够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机制运作,开发新的服务产品,新的服务产品的提供要“创新”,按照市场规律、营销的原则,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的需求,投资才会获得相应的回报。关键是如何开发,如何提供多样化、多层次、高质量的服务产品。这个产品是需要深度开发的,就是要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种体育活动。

  李相如:当然,国外很多大型的体育场馆都是赚钱的,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赔钱的。这当然和运营有很大关系,包括运营理念、采用策略、经营范围、还有体育场馆自身所处的位置。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

  从总体上说,还处于论证和探索阶段,应该学习举办过奥运会城市的成功经验,也应该汲取一些深刻的教训。未雨绸缪,早作打算。场馆运营机制的完善和协调是一个过程,机制符合国情和地方的特点,就可能少走弯路,有所回报,机制不符合国情和地方的特点,体育场馆就可能是一个烫手的芋头!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