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对外经贸依存度越高风险越大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5日 02:54 中华工商时报
中国高达60%的对外经贸依存度,如果不能逐步加以调控降低,其隐藏的风险一旦出现,势必爆发经济危机,这不仅对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都是巨大的打击和伤害。 近日,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透露,中国2006年的进出口总额为1.76万亿美元,增幅达24%,其中出口9691亿美元,增幅27%,进口7916亿美元,增幅20%,进出口总额及出口、进口均已居世界第三,贸易顺差达到创纪录的2775亿美元。预计2007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将仅次于美国位列世界第二,出口总额将超过美国和德国,跃居世界第一。看得出薄熙来宣布这些数据时,是喜形于色的,同时也伴有淡淡的忧虑之色。也许薄部长充满自信自豪的笑颜,更感染国人。但高兴之余,也足以让人为这些显耀数据所掩盖的严重问题深感担忧,或可以说,也是喜忧参半吧。 对商务部部长薄熙来来说,上述数字引起的成就感应该很快转换成为这些数据所引发的国际贸易不平衡感、全球经济不平衡感。而这种不平衡意味着美国、欧盟、日本及发展中国家等对中国更大更强的压力,相伴而来的贸易摩擦、反倾销保护、关税壁垒、经济制裁以及人民币升值压力,中国急需的能源、原材料的安全与涨价,等等。这些重要问题处理不好,不仅影响双边或多边国际经贸关系,更可能损害中国的国家利益,甚至国家安全。这可是国家利益攸关、国家安全攸关的大事,是决不可掉以轻心的。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过快过高的增长既是好事也是难事。这意味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严重依赖于国际市场,中国经贸对外依存度已高达60%,即使扣除加工贸易带来的重复计算和汇率因素外,对外经贸依存度也在50%左右,这一数据远远高于美国和日本。众所周知,日本至今仍可算得上靠对外经贸立国和兴国的对外经贸大国,但其对外经贸依存度却被控制在可接受的安全范围之内。对外经贸依存度越高,国家安全系数就越低,风险、危机就越大。 中国高达60%的对外经贸依存度,如果不能逐步加以调控降低,其隐藏的风险一旦出现,势必爆发经济危机,这不仅对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都是巨大的打击和伤害。尤其现在中国各地仍在争先恐后,甚至盲目失控地大力发展重化工业和制造业,这更是日益加重能源和原材料的大量进口以及产品的大量出口。因之又日益增加对国际市场的严重依赖。这是十分可怕的。一个国家,尤其是大国,特别是中国这样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把国家经济发展大幅度地建立在国际市场上,不仅严重危及到国家的经济安全,也危及到国家的国防安全、政治安全和社会安全。 对外经济贸易过高依存度的态势,影响到国家经济安全自不待言,为何又能影响国家的国防安全、政治安全、社会安全呢?对于对外经贸大国来说,其国防安全概念,早已超出了国土安全,超越了边界安全。随着国家全球经济利益的发展,保卫其对外经贸的资源地区、投资地区、资源运输线和外贸线的安全,早已进入了大国防安全观,拓展和延伸了原有的国防安全概念。大国防安全不仅要靠资本实力,还要靠军事实力,投资地区、能源资源生产和运输出现问题,都会直接影响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中国开始积极参与国际安全、地区安全、反恐、维和活动以及大力加强海军建设就可作如是观。 中国的和平崛起和社会主义中兴,已经让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右翼非常的惊恐和不安。中国对外经贸过快过高的增长,大有超过美国之势,更加令美国右倾保守势力惶恐不安,认为这是对美国经济、政治、安全的挑战和严重威胁。他们早就把美国经贸的不平衡、世界经济的不平衡全怪罪于中国。除了在经济上想方设法抑制、打压中国之外,也千方百计试图从政治上遏制中国,并暗中策划在中国制造社会动荡和混乱,破坏中国的社会稳定和安全,推行和平演变和颜色革命。这决不是危言耸听。西方极右势力,尤其日本极右势力亡中国之心从未死灭。对此,中国必须时刻警惕,严加防范。 针对中国过高过快的对外经济贸易增长势头,最有效的调控抑制战略、政策和措施是,中国的高层和相关部门,要从中国国家利益和综合安全战略高度来进行战略决策、战略指导、战略规划、战略管理。首先要转变经济发展思路,逐步完成经济发展的战略转移,加强、提升内需经济的战略重建、管理和实施。 这里谨特别强调的一点是,中国必须把一万多亿美元外汇储备的管理、应用制度和机制进行战略调整和战略转移。要把应用外汇购买美国债券支持美国人的高消费和美国政府财政赤字预算开支,转移到资助国人的应有消费,增加国人的收入,包括增加公务员、职工、农民工、军人、普通市民、农民的收入,提高他们的购买力,刺激国内市场,大力增加和扩大内需,繁荣国内市场尤其是广阔无垠的农村市场。为此,要把藏汇于民政策,发展成授汇于民及授惠于民的政策。特别是要大加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新农村建设的投入,真正让全国老百姓享受中国对外经贸高增长的实惠。总之,老百姓富起来了,钱包鼓了,中国的内需旺盛,国内经济繁荣,对外经贸的有效调控便指日可待了。(5G1)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