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推进质监信息化建设 提高服务经济发展水平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5日 02:38 中国质量新闻网

  推进质量技监工作信息化建设,对加快质量技监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不少地方信息化基础总体上还比较簿弱,地区之间差距较大,应用水平参差不齐,还不能够满足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缺乏专门机构或人员统管信息化工作。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信息化工作不能进行统一、系统的规划和安排,不能有效地实施规范化管理,无序使用、资源重叠占用、维护不力、效率低下等现象比较普遍。

  二是信息化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发挥。不重视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不重视对信息化工作的管理和要求,思维方式、工作模式都还停留在以纸媒为主的阶段,远远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和工作的需要。

  三是市、县两级质量技监机构不注重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相当一部分市、县局计算机工作人员不具备信息化管理的基本技能,不能适应信息化工作要求,尤其是缺乏高层次信息化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四是信息化宣传普及和要求不够。信息化工作是一项全员性工作,必须受到全体职工的重视和积极应用。但是许多市、县局很少加强对全员的信息化知识培训,不注重提高广大职工对信息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广大职工自觉应用信息化手段的意识和动力不强,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

  通过对江苏省质量技监信息化现状的调研分析,我们认为推进质量技监信息化建设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进一步提高质量技监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推进质量技监信息化建设,是开创质量技监工作新局面的需要。重视质量技监信息化建设,加快质量技监信息化发展步伐,是质量技监工作的必然选择,推进质量技监信息化建设,是提高质量技监部门监管能力、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的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有利于促进质量技监部门职能转变,提高办公效率和行政管理水平,有利于加强勤政、廉政建设,树立质量技监部门科学、高效、廉洁、公正的新形象。

  二是质量技监系统信息化建设要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市、县局的信息化建设都必须融入省局信息化建设系统中,构成有机整体,这样才能享受到每个成员的数据信息,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因此,在软、硬件建设上要统一制定原则标准。各市、县局都要根据省局文件的要求,进行统一规范,加强改造。

  三是要加大资金投入。为了使各市、县局按要求投入机房建设,省局对各市、县局可实行资金配套模式,对建设符合要求的单位,验收合格后,省局再发给建设配套资金,不符合要求,不给资金,确保硬件建设符合要求。同时,要特别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质量技监信息化建设的配套资金倾斜力度,使落后地区能及时跟上全省信息化建设的进程。要舍得花钱培训信息技术人才,要加强全员信息业务知识。

  四是鼓励创新。各级质量技监部门,特别是基层局在某些业务上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将这些经验进行系统总结,就有可能开发成通过计算机管理科学合理的小型软件。而许多大型综合业务软件往往是在这些小型软件的基础上集成来的。因而,在政策上要鼓励这些开拓创新精神,把这些在实践中管理实用的软件,当作一种小发明给予奖励。这样,才能使我们那些大型的业务软件有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补给,使管理更加科学合理。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中国质量报》)

作者:徐 前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