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购买“获奖车”也有风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4日 12:56 今晚报

  年末年初,国内车市总能迎来一波又一波的新车“选秀”潮,面对捧得各类奖项的新车,一些人也会像追星一样追捧那些获奖车。但他们并不了解,汽车评选如同明星选秀一样,光鲜的奖项背后也常有缺乏科技含量和与商业利益挂钩等诸多问题。因此,购买“获奖车”也要承担一些风险。

  汽车评选实为新车造势

  据了解,去年国内共有100多种新车上市,除了改款车,各种全新车型和首发车型也夹杂在新车潮中,让老百姓看得眼花缭乱。为了给新车排个座次,国内大大小小的媒体都酝酿各种车型选秀活动。于是,“年度车”、“风尚车”、“最佳经济型轿车”、“最佳中高级轿车”、“年度最受欢迎SUV”等奖项纷纷出台。汽车评选的模式也更加多样化和平民化,消费者也能亲自参与进来,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进行投票,这也形成了一种车型评选的大致模式,也更趋向于被娱乐化的明星选秀。但汽车“选秀”活动中有多少带有专业性的评选成分,却很少有人在意。南方一家负责汽车报道的专业记者曾表示,汽车评选就是主办方、老百姓和厂商互相博弈、自娱自乐的舞台,有的评选背后就是商业利益的操控,老百姓也乐得参与其中,但业内人士都很明白,国内汽车评选已陷入乏善可陈的尴尬局面,多数评选缺乏参照性能、故障率等因素进行的专业评选,而由老百姓进行评选仅仅实现了大众参与、吸引眼球的初衷,不过最受益的是主办方和厂家,他们达到了为新车造势的目的。

  获奖车技术性能未必好

  综观现在汽车评选的奖项,已细化到每次评选都要产生十几个奖项的程度。获奖车的理由很多,价格、外表、技术以及对市场的影响等都可能成为获奖的“砝码”。但毕竟获奖车太多,一项评选下来,就产生了十余个奖项,尤其是时尚、风尚等诸如此类的奖项更因重叠而明显缺乏科技含量。记者曾与本市一家汽车4S店的老总探讨此类问题,他对这种多如牛毛的评选深恶痛绝:主办方公布奖项后,产生了太多的获奖车,消费者选择和对比的余地很大,但往往“获奖”两字就成了刺激市场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

  另外,消费者也往往认为获奖车肯定就是一款好车,同时,把油耗、保养等车辆维护成本抛在脑后。这位老总说,国内消费者买车受外因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很多人在

购车前,最多考虑到的是车价、名气等因素,但对于售后成本、技术性能等因素却很少顾及,这就犯了理性购车的大忌。选车就选适合的车辆,除了外观、价格、品牌外,油耗、保养费用等售后成本也理应考虑在内,这也是购车后花钱最多的一个因素。再者,很多车辆往往是因为其外观受到欢迎而获奖,但真正地拿出各类技术参数与其他车型作对比,也未必就是赢家。

  获奖车未必就能保值

  另据了解,一辆

新车获奖后,厂家往往会把奖项作为保证售价稳定甚至涨价的理由进行炒作,厂家保证了高利润,也意味着消费者购车就要掏更多的钱。但获奖车未必就能保值。2003年,国内车市曾有一款中高级车获得了年度车的称号,但第二年,其市场表现就出现了问题,市场售价跌幅很深。这明显说明,获奖车短期内肯定是一款人气车,但获奖并非保值的代名词。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