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图文]大品牌派生大销量 大销量回报大品牌 糖果行业迎...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2日 07:35 中国质量新闻网

  

[图文]大品牌派生大销量大销量回报大品牌糖果行业迎...

  我国糖果行业的发展逐渐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cnsphoto

  糖果行业作为我国传统的两大支柱零食产业之一,近年来保持着快速的增长,成为我国食品工业中快速发展的行业。2000年以来,我国糖果市场保持了8%~12%的增长速度,比全球糖果市场年均增长速度高出近6个百分点。2005年糖果、巧克力总产值突破300亿元;预计到2010年我国糖果业总产量将达到163万吨,销售额将达到530亿元。

  近年来,糖果企业品牌力的高低对销售量的影响日趋明显,在糖果高端市场品牌高度集中已成定局。QS市场准入制度是行业格局的凝固剂,它不仅提高了行业门槛,增强了企业对消费者的责任心,同时也提高了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据统计资料显示,中国排名前十大的糖果企业占中国市场份额的48%,大部分中小型糖果企业面临消亡。小品牌慢慢在困境中死亡,有实力的厂家会在大品牌派生大销量,大销量回报大品牌的良性循环中运转 。

  新巧克力运动

  《代可可脂巧克力及代可可脂巧克力制品》行业标准于2006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的出台和实施是近几年我国的巧克力行业迅速发展之后,对行业和企业进行规范化管理的举措。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糖果专业委员会糖果工程师高绍川说,我们完全可以将代可可脂巧克力看成一种“新”的产品。随着需求的进一步增长,代可可脂巧克力必定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据统计,国内的巧克力生产企业,70%以上生产的是代可可脂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可以说我国市场“代脂”是主流。更重要的是,“代脂”是适应市场需求的应运而生的,上个世纪60年代,日本用棕榈油制成的代可可脂并用来生产巧克力取得成功。在这种情况下,巧克力的生产工艺进一步被简化,生产成本也大幅度降低,产量也被大大提高,使巧克力脱掉奢侈的外衣,走进平民生活,成为浪漫的代言人。新标准的出台,实际上给了广大生产企业一个合法身份。所以说它将极大地推动行业的发展,给行业带来无限的想像空间,一场轰轰烈烈的“新巧克力运动”就要上演。

  针对个别媒体对于代可可脂巧克力“不能进入市场”、“必须下架”等说法,高绍川说那是对标准的错误解读。在代可可脂巧克力标准规定中,只要是代可可脂增添量超过5%的产品,必须在产品名称上标注“(代可可脂)巧克力”或“巧克力(代可可脂)”,这样规定,是让消费者明白巧克力与代可可脂巧克力之间的区别,并不是说代可可脂巧克力产品今后不让生产,不能进入市场。

  果冻新标准驱动行业洗牌

  最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会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组织专家修订果冻行业新标准,标准实行后,导致果冻行业的市场格局全面重新洗牌。

  长期以来,我国果冻食品行业一直处在盲目、空洞的广告营销大战之上,几乎成为“广告拉动”式行业,企业的广告投放越大,其市场反应效果越好,反之则无市场地位可言。这样,企业不愿意在果冻产品的技术研发、安全食用系数上做过多的投入和考虑,行业内所有的新技术、新配方、新工艺、新规格都可以在短时间内模仿“克隆”得到。

  果冻行业标准重新修订,势必提升果冻食品的行业技术标准和

食品安全标准,而要确保果冻食品的技术、安全等要素达到此次制定的标准,果冻制造生产商必须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对生产系统及检验检疫系统进行改造与更新整合。

  业内人士认为,单纯模仿“克隆”造就的市场格局不堪一击,技术进步、安全因素才是食品企业做大市场

蛋糕、行业健康发展的利器。相关技术革新、规格改变、品牌形象建设,一般企业将很难模仿,并不是像一项简单的技术配方可以取得,而是一个包括原材料选择、生产工艺和技术改进、产品规格重定以及贮藏运输、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果冻行业内有实力的品牌将会力图在食品安全、技术创新、品牌建设上取得突破。市场将刷掉一大批果冻产品不能达标的企业,行业内留下的将是经受住市场考验的品牌。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糖果专业委员会高级工程师陈国兴说,由于生产和流通环节还在发生着变化,还存在着许多不可预见的成分,新标准还不能完全解决生产和流通中的全部问题,以后还将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产品创新层出不穷

  一直以来,类似于糖果、巧克力、果冻等糖类休闲食品,人们习惯上都把它们称为零食,或叫应季、应节销售的小食品,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糖类休闲食品并非是生活的必需品,糖果市场是窄众市场。陈国兴表示,实际情况则是,近年诸多企业突破市场领域,想方设法扩大产品的范围及消费层面。

  一是品种齐全,产品系列化,产品创新的步伐更快。现在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对糖果的消费也显示了健康营养方面的需求。据资料显示,希望通过吃糖果补充维生素的人居然达到48.1%,仅次于采用吃水果、蔬菜的方式,比希望采用吃维生素保健食品的比例高出20%多。因此,具备各种“功能”(如富含维生素、含牛奶成分、防止咳嗽、使口气清新、无糖等)的糖果品种正向休闲化和功能化食品发展。

  二是扩大产品消费群体,扩大消费空间。拿果冻来说,在此之前,整个行业将果冻定位于儿童食品,是孩子的专利,这无异于给产品的消费空间设置了壁垒。如喜之郎的做法是立足“亲情”的传播,突出男孩女孩一起练习芭蕾和柔道,浪漫永恒的喜之郎情侣,幸福温馨的喜之郎家庭等。这些广告向消费者传达的信息是,吃果冻的可以是儿童、少年、青年、中年人和老年人,老幼皆宜;果冻既可在运动后品尝,也可娱乐休息时吃一口,还适宜于全家分享。

  三在产品的包装以及售卖的方式极大丰富。包装糖代替散装糖成为市场的主流,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如针对婚庆的喜糖,针对节日的礼品装,针对年轻人传情达意的各式巧克力,针对吸烟人群的润喉糖,针对儿童的各种新奇特包装,还有新兴的“糖吧”等等。不同年龄段、不同喜好的消费者随时随地都可以享受到糖果带来的便利与愉悦,从而带来糖果消费市场的繁荣。

作者:方莉莉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