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中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运行效果良好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1日 04:38 中国质量新闻网

  宋明昌出席“中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国欣种业查假服务处”颁牌仪式

  1月31日,河北省河间市国欣农村技术服务总会的500名经销商被授予了“中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国欣种业查假服务处”的牌匾,自此,山东、河北两省广大国欣种业的农民用户将可以方便地在当地经销商处查询种子和其他农资产品、食品及其他生活用品的真伪了。

  在此次颁牌仪式上,国家质检总局党组成员、总局监管网推进办公室主任宋明昌表示,种子作为重要的农资产品,关系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关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和谐社会建设。电子监管网将现代信息技术优势转化为服务“三农”的有效手段,这是新形势下加强质量监管,打击和防范假冒伪劣产品的战略性举措。国欣种业作为最早加入电子监管网的企业之一,在监管网建设的环节还不完善,技术还不成熟的情况下,自筹资金搞开发,开动脑筋求深入,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打击了假冒伪劣的侵扰,同时将电子监管网的查假识假功能惠及到更多的农民群众,充分展现了企业以人为本的创新精神,值得肯定。

  据悉,目前,中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正在进一步推广建设中,截至2006年12月底,全国累计有10575家企业签署入网合同,铺设查询终端的商场超市211家。2007年,国家质检总局将确定一批省市作为重点推进地区,加大政府推进力度,强化技术、设备及人员的保障,建设出一个“让老百姓放心”的电子监管网。

  来自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消息则显示,作为最早开展电子监管网试点的区域,截至去年年底,河北省有1343家入网企业申请了电子密钥,1296家企业拿到了电子密钥,1270家企业应用了一维码,超额完成了年底码制转换1000家的任务。全省布设城市查询终端240台,1678个农资经销网点安装了查假信息机。新增的220台城市查询终端和300台查假信息机已经发放各地,将于春节前安装到位。随着赋码产品投放市场,产品查询量激增,日查询量达到2300次左右,最高达4000次,查询地遍及全国各省市区。赋码技术也取得了新突破,赋码的塑料包装产品开始上市,河北省内主要

葡萄酒厂实现了生产线赋码。随着监管网建设工作的深入,一些应用企业开始受益,廊坊亚新科(美联)制动系统有限公司2006年增加销售5000万元;全国最大的打气筒生产企业河北欧耐模具有限公司2006年节省防假投入70万元;北方最大的抗虫棉种生产企业河间市国欣农村技术服务总会2006年直接减少假冒损失1000万元,至今未发现假冒产品;清华北方电子有限公司2006年直接减少仿冒损失50万元。中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开始显示出识真辨伪、服务企业的良好效果。 (《中国质量报》)

作者:尹克强 夏文俊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