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图文]透过抽查看冰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1日 03:58 中国质量新闻网

  

[图文]透过抽查看冰箱

  根据规定,国内各有关企业从2005年3月1日起生产或进口的家用空调和电冰箱必须在产品上明示其耗电水平。实施能效标识制度后,消费者在选购家电时有了参考,企业炒作“节能”概念的现象将被遏制。

  图为消费者在选购促销的节能冰箱。

  开 元 摄

  日前,一场备受争议的“比较试验”引发了家电行业的轩然大波,也给一向平静的电冰箱市场投下一枚石子,激起消费者的关注。电冰箱质量安全到底谁说了算?如何判断其质量优劣?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样?从历年的国家监督抽查结果中,也许能找出部分答案。

  监督抽查记录问题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实施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制度之初,正是电冰箱产品的市场需求空前高涨的时期。当时国内电冰箱产品的花色与品种、功能和外观与进口电冰箱相比尚有不少差距,国内消费者对国外品牌的电冰箱存在较高的信任度。

  在市场需求的巨大拉动作用下,许多国内企业开始盲目增加产品的品种和产量,但在产品的开发设计以及生产过程中,却忽视了对国家标准规定要求的实施工作。再加上生产技术落后、经营管理经验不足,因产品质量欠佳,招致消费者投诉电冰箱产品质量的情况频频发生。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电冰箱行业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制度的推动下,大多数企业都意识到了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企业的技术人员在产品的开发设计和生产组织过程中,能比较自觉地贯彻执行国家标准,在加强和提高生产过程控制水平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综合多年的国家监督抽查结果可以得知,国产品牌的电冰箱产品综合质量水平不断提高。虽然知名度与一些国际品牌尚有差异,但质量水准已不相上下。

  节能保鲜同为主题

  国家质检总局最新抽查结果显示,电冰箱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3.3%。抽查结果表明,所有产品的电气安全、电磁兼容、噪声项目均达标,但在能源效率等级、耗电量项目、总有效容积、标注及说明书等方面仍然不尽如人意,有待改进。

  消费者关注的节能指标正是抽查中的重点。强制性国家标准《家用电冰箱耗电量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已于2003年11月1日正式实施。2005年3月1日,我国对500L以下的家用电冰箱产品实施能源效率标识制度,而能源效率等级是判断电冰箱产品是否节能的最重要指标,产品的能源效率越高,表示节能效果越好,越省电。虽然抽查中有个别产品实测能源效率等级达不到明示的能效标识的等级要求,但瑕不掩瑜,整个行业正在节能路上大步迈进。

  研究结果显示,2005年,中国市场销售的电冰箱产品,高能效产品的型号和所占的比重均有大幅度的提高,与项目实施前相比增长了60%。

  产品节能捷报频传的同时,“保鲜”战役的打响为电冰箱的质量进步铺下新的台阶。2006年11月18日,中国标准化协会颁布了全球首个家用保鲜冰箱标准。该标准从水分保持率、维生素保持率、叶绿素对比含量等多个食物保鲜指标上,对保鲜冰箱的保鲜性能进行了规定,并将保鲜性能划分为A、B、C三个等级,A为最高保鲜标准。标准的出台,让一直停留于概念炒作的冰箱保鲜,终于有据可依。在标准的指引下,企业在保鲜技术的研发、升级上投入更多精力,从而改变当前许多保鲜冰箱“叫好不叫座”的现状,不仅迅速扫光了消费者的一头雾水,商家也从中受益,在“保鲜”大战中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

作者:刘伊婷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