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一批农字号品牌借苏果超市扬名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31日 02:08 中国质量新闻网

   新型商业业态带动宣州笋干等大批地方农副产品产业链向高质量延伸

  江苏省供销社系统创办了一个苏果超市,利用其在江苏、安徽和河北等地农村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县乡两级超市连锁店,编织起生活资料、生产资料两张流通网络,将千变万化的市场与千家万户的农民联系起来,不仅自身获得快速发展,而且成就了一批农字号品牌,为改造农村商业流通体系及扩大农村有效供给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苏果成功地把触角伸向广阔的农村,不仅活跃了农村市场,启动了农村消费,更重要的是通过创新市场组织,激活了大批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机地连接起来,加强了城乡市场的联系,实现了城乡商品的互通有无。苏果开拓农村市场的实践和做法,已创造出令人振奋的“苏果效应”,成为中国商业企业迅速崛起的成功范例。

  苏果超市进农村后,一些以往名不见经传的农村土特产品走进超市,经过一番严格地挑选和包装后,又走进了城里更多的超市,受到了城里人的欢迎,使这些土特产品走向了更广阔的市场,销售量也成倍增长。江苏金湖县宝应湖农场生产的金宝玉牌优质大米,过去在农贸市场摆摊销售,销量始终不大,进入苏果超市后,超市销量占了总销量的80%,效益提高了10%。

  安徽无为县农民企业家胡小平用他注册的“小菜一碟”品牌和产品质量标准,让安徽几十家酱菜生产厂家为他定牌生产,去年在苏果超市的销售达1000万元。南京一位专做鸡蛋的私营企业,联合苏北和山东青州、淄博的十几个养鸡场,以稳定的蛋源、良好的品质等成为苏果鸡蛋的专业供应商,去年供给鸡蛋1.5万吨,销售额6000万元。

  此外,宣州笋干、常州萝卜干、宿迁黄花菜等一大批地方土特产通过超市提升了市场

竞争力,销售量成倍增长,从一县一乡的特产变成畅销区域市场的名特产品。目前,江苏省供销社系统所办的超市食品类销售占总销售的60%,食品类商品的原辅材料都是农产品,都与农村、农业、农民有着密切的关系,超市的连锁经营架起了江苏农村和城市、工业联系的快速通道,与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产生了互动效应。

  地处苏鲁交界处的邳州市官湖镇苏果超市,面积有2000平方米,有各种商品1万多种,其中农副产品2000多种,很多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农字号品牌。生鲜、蔬菜货架占据了营业面积的很大一块,顾客络绎不绝。据这家超市的副经理程增刚介绍,超市的蔬菜货架主要销售当地产品,蔬菜品种保持在100个左右,每天平均售出500公斤。由于菜价比农贸市场便宜,并经过了拣选加工,吸引来许多居民购买,也带旺了其他农产品的销售。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理事赵文冕和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智宏等专家说,苏果以农为本的经营模式,明显加快了农村的产业调整,推动了种养业、加工业的产业化,初步形成“基地-加工-市场”紧密结合的产业链,是适宜在农村推广的模式,可以有效增加农村供给。

  据了解,如今许多农产品加工企业同苏果建立了密切联系,根据苏果的销售能力、特点及市场行情,在农村选择和培育生产基地,同农民发展订单农业,让农民以销定产,种得放心,卖得顺心,最大限度地降低市场风险的冲击。苏果自身建立了超大型加工中心,逐步采取定牌加工、监制生产等方式,不断培植自己的农产品品牌,进一步发挥了引领市场的作用,让农副产品品牌化、品牌产品超市化、超市产品绿色化。

  目前,苏果已通过紧密型、协作型、联营型的方式,培育了500多家农副产品龙头企业和中小型生产企业,带动100多个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力量。据了解,邳州市以县牵头、基层社参与重组整合网络,供销社在办超市中采取营地式扩张战略,在一个县城开一个大店,组合7~8家小店。目前,邳州市有苏果加盟店30多家,销量占全市商业流通50%的份额。 (《中国质量报》)

作者:武 勇 邓华宁 毛海峰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