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基民”过度热情传危险信号 基金高管齐言降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30日 11:07 中国新闻网

  

“基民”过度热情传危险信号基金高管齐言降温

  在基金热潮一浪高过一浪的火热背后,非理性投资的危险也已经越垒越高。近日,管理层和多家基金公司都纷纷给火爆的基金降温,提醒“基民”警惕风险。中新社发 唐志顺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昨天(1月29日),中银国际宣布,对公司旗下的中银中国主题精选基金将进行大比例分红,投资者每持有10份基金份额将得到11.2元的红利。连日来,中银、融通等多只基金不断刷新着高分红纪录,相应的,贷款买基金、炒房团掉头进军基金市场……基金火爆的消息层出不穷。

  然而,在基金热潮一浪高过一浪的火热背后,非理性投资的危险也已经越垒越高。近日,管理层和多家基金公司都纷纷给火爆的基金降温,提醒“基民”警惕风险,避免盲目跟风。

  收益膨胀带来热潮

  去年以来,火爆的股市和基金

理财市场让基金资产规模迅速迈上了万亿元新台阶。与此同时,也催生了一大批“基民”。据记者粗略统计,到目前为止,国内大多数公司旗下的近百只基金均发布了分红消息,而分红的金额纪录也一再被刷新。

  先是上周华宝兴业动力组合基金完成了每10份基金单位派发红利高达10.4元,昨天中银国际对公司旗下的中银中国主题精选基金的分红比例更上一层楼:投资者每持有10份基金份额将得到11.2元的红利,并且自本周起开展持续营销活动,投资者可以在中行、工行、交行及各大券商以接近1元的价格申购该基金。可想而知,新一波基金申购又将由此拉开。

  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以来,开放式基金的平均收益率达到100%,最高甚至达到180%。市场分析认为,高额的收益正是引发基金投资热潮的关键。在“只买便宜不买贵”的投资理念下,一些基金公司纷纷推出分红方案,然后进行持续营销,令人眼热的分红消息更刺激了基金投资的热情。

  记者在多家银行和券商的营业厅里看到,拥挤的人群不是存款,而是购买基金,在各大证券营业部排队开户的也是以购买基金者居多。

  [1]

 [1] [2] [3]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