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一鱼一产业一品一标准 湖北依靠标准化促水产品优质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30日 04:48 中国质量新闻网

  湖北省围绕一鱼一产业,制定一品一标准,使水产品优质高产。2006年,该省水产品总量增长突破330万吨。其中,水产品深加工达50万吨,同比增加12万吨,取得了水产品增值和农民收入提高的同步增长。

  江河纵横、水网密布的湖北省,将发展优质水产品列为“十一五”重点建设的9大农业板块基地之一,投入专项资金给予重点扶持。各地按照一鱼一产业的模式进行调整,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和出口创汇的骨干企业,推进水产业标准化生产,以此实现产业化经营。

  湖北省质量技监部门根据一鱼一产业的发展布局,对小龙虾、河蟹、鳝鱼、鲟鱼、武昌鱼和龟鳖等名特优产品,因地制宜地建设标准化示范区,制定一品一标准,支持企业推广良种和示范技术。3年来,他们先后为各水产品示范区制定了地方标准,建立起产前、产中、产后的标准体系达700多项。

  针对不同的生态环境、生产资料和水产品,各级质量技监部门还建立了相关的质量监控体系,按照标准化生产的要求新增近600万元的检测设备,包括气相、液相色谱仪等高新技术检测设备。他们走访农户,制定农药化肥的使用标准,着力提高水产品的质量标准和安全性,打造精品名牌。

  清早撒网鱼满舱的洪湖市过去是鱼虾鳖龟共一水,现在通过标准化养殖发展清一色的小龙虾,其产品质量已达到世贸组织标准,成功地打入了国际市场。仅在2006年,小龙虾寄养面积就扩大到24000公顷,产量达5万吨,出口创

汇达1.8亿美元,占该省农产品出口创汇50%以上,农民增加纯收入3.6亿元。

  深水网箱养殖技术、大雁鹅低成本喂养技术等,通过标准化生产迅速转化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仙桃市大雁鹅示范区的预饲时间由15天减到10天,预饲达标率由95%提高到99%,填肝均重由750克提高到900克,合格率由85%提高到97%,年均增加产值1100万元,农民年平均增收420元。现在,该市水产养殖标准化示范面积达2万公顷,每公顷增收约4500元,总增收9000万元。

  据湖北省统计局抽样调查,一品一标准使农民年均收入提高到5100元,同比增加300元,水产品的贡献率占种养业的30%以上。同时,有7家水产品加工企业出口创汇过千万美元。

  (《中国质量报》)

作者:陈 铁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