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荣融严控央企资金入市 “大非”流通规则将出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9日 16:57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段晓燕北京报道 1月25日,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全国国资工作会议上,严厉表示,对于国有企业炒股,应该高度防患风险。他同时表示,国资委将建立一套跟踪系统,对进场(进入股票市场)的国企资本进行监控。 当天,上证指数大幅下挫118点,A股市值缩水4500亿元。 记者了解到,股权分置改革成功后,针对全流通下的一系列新的制度建设,将在2007年渐次完成,主要包括:股权激励机制;国有股流通管理;绩效考核和评估体系;产业调整方式;监控和风险控制体系等。 “大非”流通规则即将出台 进入2007年,国有限售流通股(“大非”)过了限售期之后,如何流通,成为国资委和证监会立项的文件之一。1月25日,全国国资工作会议上,李荣融表示,这方面文件规则的起草工作,已经基本成熟。 记者了解到,目前两部委共同认定的基本原则是,全流通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国有股的流通买卖,只在三种情况下需经国资委审批:一是导致上市公司控股权变化的;二是导致国家股低于最低持股比例的;三是买卖国有股5%以上的大宗交易。 “小非”的减持,则由法人单位自行决定,交相应的出资人机构备案即可。在此之前,市值超过3000亿元(申银万国研究所数据为3400亿元左右:以年初价格计)的“小非”已经开始逐步减持,进入2007年1月份以来,已有6家上市公司在1月份进行了股份减持。 同时,小额度的“大非”减持也在进行之中。按照国资委目前默许的规则,低于国有股总股本5%“红线”之下的减持,不需要国资委的审批,只要集团公司批准即可。因此,部分国有股股东尝试在红线之下减持。例如吉林森工,一个月内两次减持,两次减持的数量占总股本的2.11%,减持均价分别为9.43元、9.35元。 据了解,国资委在与各地国资委以及相关国有上市公司沟通的时候,“匀速减持”原则被反复强调。国资委的要求是,不希望国有股的减持,造成市场的波动。1月25日,李荣融再次强调,“国有企业应该成为股市健康稳定的主要力量”。 国资委有关人士也告诉记者,鉴于“大非”的减持已经启动,国资委和证监会对于上市公司国有股的流通和监管规则,也将会争取尽快出台。“乐观的估计,是春节前后。”这位国资人士表示。 从国有股监控到国有资金监控 1月25日,李荣融公开表态,要对国有进场资金进行监控。 事实上,建设一套国有股和国有资金数据监控体系,一直是国资委和证监会同步进行的一项创新性工程。“对上市公司国有股的监控,在股权分置改革启动之后,就开始列入议程了,在2005年底就已经启动了。”国务院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当时的这套数据监控体系,承担着几个功能,一是数据的收集,对于市场上国有股的总量、分布、行业等基本面的数据,国资委要有所掌握;二是监控异动;三是为设立新的绩效考核体系做参考。 国资委官员表示,在全流通之后,将会探索市值考核主要指标,对此,这套数据监控体系,可以起到一个测试的作用。 “比如,将来在新的考核体系中,市值指标占多大比重?不同行业的比例如何分布?国资委又如何考核?这些政策思路都要有一些现实操作基础。”国资委业绩考核局的官员之前曾向记者如此解读。 将国有资金在股市的操作纳入监控体系,于近期刚刚成形。一个星期以前,李荣融在央企负责人工作会议上,谈到国企炒股的时候,劝诫央企要牢记过去的教训,在发烫的股市面前,不要红眼,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以防造成损失。他说:“过去我们很多国企炒股,往往造成一种后果:赚了就是个人的,亏了就是国家的,这种历史不应该再次上演。” 日前,李荣融公开宣称,国资委正在与证监会联手建立信息网络,加强对国有企业进出股市、转手交易的实时监控,并要求各级国资委要加强对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的监管工作,建立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监控体系。 接近李荣融的人士认为,之所以将国企进场资金的操作也纳入监控之列,主要是出于对风险的考虑。国资委的任务是要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不希望上个世纪90年代出现的国企炒股、委托理财等造成的亏损现象再次在国资系统内出现。按照2006年底的统计,由各级国资委和所出资企业控股的境内上市公司已经达到801家,其中地方占604家。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