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藏富于民”构建和谐社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9日 03:52 中华工商时报

  国税总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共入库税款37636亿元,增长21.9%,增收6770亿元。而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将增长10.5%。

  税收的高幅度增长,从民众福祉和国民经济的视觉分析,一方面政府会因财力的增长,而加大公共产品的供给,为公众提供更好服务;另一方面,也会刺激政府投资的力度,拉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然而,税收收入高速增长,并非没有任何弊端。政府的过度投资会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因为,政府投资不仅低于市场投资主体的效率,也会产生不合理垄断性经营;尤其严重的是,如果税收增幅一直高于GDP的增幅度,大量财富会源源不断流入国家,自然会对居民收入增长形成一定程度上的“挤压”,造成“国富民不强”怪相。

  就目前而言,解决上述问题,国家应对现行税收政策进行调整,推行以减税为核心的税制改革。在笔者看来,现在国家实施减税的时机已经成熟。

  首先,从国家财力的状况来讲,能够承受减税带来的财政负担。中国的财政收入已经保持了多年的高速增长。1999年,全国财政收入突破1万亿元;2003年,全国财政收入突破两万亿元;2005年财政收入又突破3万亿元;2006年财政收入高达3.9万亿元;另外,央企2006年利润达7200亿元,再加上我国

外汇储备已居世界第一位,达1万亿美元。在这种雄厚财力背景下,国家完全有实力“让利于民”,全面推行减税新政。

  其次是,国家实施减税政策,符合历史潮流。比如说,无论是汉朝的“文景之治”,还是唐朝的“贞观之治”,以及号称中国的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也都是在“鼓励垦荒、薄赋轻税”的基础上,来维持长期繁荣的。所以,国家实施减税政策,不仅给公众带来福祉,更符合中国历史发展惯例。(29G4)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