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专家把脉今年经济走势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9日 03:52 中华工商时报
2007年,在确保不出现通货膨胀、泡沫膨胀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可以继续实现和2006年一样的超过10%或达到11%的经济高速增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研究所研究员袁钢明日前在接受《中华工商时报》采访时指出,2007年中国经济是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调控部门对2006年经济高速增长状态的认可程度及调控操作。 “调控部门心目中经济增长速度的合理范围实质上是10.5%-11.5%或10.5%-11%。” 如何理解宏观调控部门心目中经济增长速度的合理范围,袁钢明说,2006年一季度统计数据出来后,很多人认为投资和经济过热趋势十分严重,宏观调控应当将过快增加的贷款数量压低到预定目标范围内。因为一季度贷款数额增加过快,新增贷款1.26万亿元,超过了全年预定新增贷款2.5万亿元的一半。 一季度后,宏观调控部门采取了提高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调控措施。第二季度贷款新增数量继续超过预定数量,投资和经济增长速度继续升高。很多人认为宏观调控紧缩力度过软,经济增长速度过快。 但是,袁钢明说,调控部门不这样认为。在国务院新闻办主持2006年各个季度数据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发言人始终明确表示超过10%的经济增长速度并不过快。统计局发言人以历史数据和近几年合理增长的事实为证,改革开放27年以来经济增长9.6%、2003年至2005年经济平均增长10%,2003年出现过一、四季度10.7%和10.8%的加速增长,2006年上半年增长10.9%,第二季度增长11.3%,和已经出现过的正常高速增长相比并不过快,还处在潜在增长率的正常范围内。 “这种看法和以五年规划、年度报告为依据的说法有很大的不同。宏观调控部门面对今年增长速度高位加快的新变化,没有以原先发布的政府报告低增长指标为依据,而是以已出现过的高速稳定增长事实为证据提出新的说法,主要意向不是防止增长速度过快,而是要保持目前高速稳定的经济增长。在大批研究者和媒体对当前的增长加速表示担心的时候,国家统计局明确表示这样的高速增长没有超出正常范围。” 袁钢明认为,国家统计局对当前经济运行和增长速度的说法代表了国家宏观调控部门新的看法。宏观调控部门没有将2006年经济增长加速超过10%判断为过快过热。这和2002年以前经济增长刚超过8%就担心过快过热的情况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和2003年至2005年期间经济增长一超过10%就判断为过快过热相比也有不同。 虽然政府五年规划和年度报告中经济增长7%-8%的文字没有修改,袁钢明说,但是,从近4年来宏观调控部门对经济运行状态的判断表述和调控措施来看,宏观调控部门已经将经济增长的调控目标从8%提高到了10%,对经济增长达到10%的速度状态,从认为“偏快”、“偏离”逐渐改变为“正常”、“良好”。可以这样认为。调控部门心目中经济增长速度的合理范围实质上是10.5%-11.5%或10.5%-11%。 “宏观调控部门认可超过10%的经济高速稳定增长,为2007年的宏观调控及经济走势确定了基调。” 袁钢明说,2006年的中国经济在防范过热的紧张气氛中实现了高速增长。经济高速增长伴随着经济过热的风险。宏观调控在高速增长和过热风险的矛盾权衡中重视增长,对于2006年最终实现10%以上的经济高速增长起了重要作用。 袁钢明认为,2007年中国经济是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调控部门对2006年经济高速增长状态的认可程度。一些部门和很多研究机构认为2006年超过10%的经济增长速度过高,主张2007年将经济增长速度调低到10%以下。这种声音似乎占有压倒优势。仔细辨认,并非如此。 “国务院最高调控机构始终没有明确表态过2006年的增长速度过高,在国务院新闻办主持的统计数据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发言人称第二季度GDP增长11.4%处在潜在增长率的正常范围内。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将2006年的经济增长状态表述为:发展条件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发展势头进一步趋好,国民经济呈现出增长速度较快、经济效益较好、物价水平较低的态势,实现了‘十一五’时期的良好开局。” 袁钢明认为,这种判断表述,是对2006年经济增长速度并不过高观点的明确肯定。这种观点认为,2006年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10%,但没有出现通货膨胀,煤电油运瓶颈短缺缓解,企业经营效益提高,消费增长速度升高,失业率降低,房地产过高上涨势头减缓。2006年超过10%达到11%的经济高速增长运行状态比2003年至2005年3年期间10%左右的经济增长运行状态更为良好。 袁钢明认为,宏观调控部门认可超过10%的经济高速稳定增长,为2007年的宏观调控及经济走势确定了基调。2007年,宏观调控将基本上按照这一基调进行,在确保不出现通货膨胀、泡沫膨胀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已经得到改善的生产供给条件,发挥增长潜力,不会采取过度紧缩的货币政策措施和过度严厉的行政措施,可以继续实现和2006年一样的超过10%或达到11%的经济高速增长。 (29G1)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