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2006年山东建材工业在调整中取得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5日 17:13 国家发改委网站

  2006年山东建材工业按照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要求,实施战略性调整,在产业结构、经济效益、产品进出口贸易、固定资产投资、循环经济、节能降耗等方面都取得了进步,整体经济实力在上年的基础上又迈出了扎实的一步,为“十一五”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6年是全省建材工业结构调整力度较大的一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产业发展趋于均衡。建筑材料、非金属矿开采与无机非金属材料齐头并进,快速增长,重建材轻非金属材料的状况有所改变,水泥工业所占比重逐年下降。2000年,水泥工业占全部行业比重为32.2%,2005年为25.4%,2006年为23.7%。

  二是产品结构趋于优化。优质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增大,促进了经济效益的全面提高,改变了过去依靠投资建设低水平项目拉动经济增长的现象,经济效益增长速度超过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经济运行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旋窑水泥产量从2000年占水泥总量10.1%提高到2006年的32%,浮法玻璃占平板玻璃产量的90%以上。

  三是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由过去偏重水泥、玻璃、陶瓷、转向新型建材与无机非金属材料工业,使全省的新型建材工业与无机非金属材料工业成为建材工业新的增长点。2005年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6%,而水泥工业投资却下降32.8%,2006年预计全行业投资增长24.4%,而水泥工业又下降了37.3%。

  近年来,山东建材工业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实施节能降耗措施,促进了可持续发展。鼓励实施新型干法水泥工艺,低投资,国产化,使新型干法水泥得到快速发展。综合能耗下降了15%,每年综合利用尾矿废渣近2000万吨。新型墙体材料产量快速提高,单位综合能耗下降20%,累计节约土地14.86万亩。平板玻璃采用新的工艺装备,能耗下降3-5公斤标准煤。还重点培育了近300家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先进典型企业。

  (山东省建材办行业管理处供稿)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