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经济观察:口角背后之行业怪现状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4日 15:24 金羊网-羊城晚报
□吴江 1月18日,中国质量协会和中国家电协会达成共识,双方就冰洗产品的比较试验停止辩论。“再争论下去,难过的只有企业。”协会方面对停战初衷解释,也为各自找到了可以最堂皇迈下的台阶,这场开局就注定没有标准答案的纷争总算是“一团和气”地告一段落。 事件起源于1月11日,是日中国质量协会召开发布会称,根据2006年冰箱、洗衣机的性能比较试验结果,海信、新飞和美菱各有一款冰箱的耗电量超出标注值。其判定方法是在符合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又细分出1至5个级别(星级越高,性能越好)。1月15日,中国家电协会率先发炮,猛轰中质协无权抽查、比较试验程序不合法、星级判定标准不可信;随即,被点名企业联名回击直斥“金元测试”,某品牌涉嫌47万元操纵此次评比。一时间,舆论哗然。 历史似乎总是在不断地轮回重演,这场针锋相对、煞是热闹的激辩很容易让人回想起另一个场景。2006年7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和北京市消费者协会联合公布12个型号家用空调器的比较试验结果,如出一辙的是,除个别国内品牌外,大多数国内知名品牌均被指称“非质量原因”的能效标称不合格。旋即,格力、美的、志高等企业强力反弹,广东省家电商会也派员直上京城讨要说法。几个回合较量下来,攻防双方在广州和解了事。 如果说各级质检部门发布的产品质量报告以法律之权威确保其公信,那么以保障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公正等诸多良好诉求为基点的种种民间组织的测试、评比,本理应受到各方支持。不过实际操作中,我们不难发现,“皆大欢喜”的测评,各领一堆奖杯奖状倒也罢了,一旦出现诸如被点名批评的情状,屡屡遭到强烈对抗的也不在少数,上述两宗便是“经典”范例。 此种困境,不得不说是当前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大怪状,在家电业内尤甚。诱其发生的具体理由或有多种,例如测评组织不够缜密、企业欠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雅量……不过,依笔者看来,如今横亘其间最无法逾越的是一道诚信大山,亦即企业对民间机构的此类评比并不认同。在工商、质监紧握法权的“达摩克利斯剑”外,民间组织并未通过自身的运作树立起一道引领风向的标杆。如若要寻求到杜绝口角的根本途径,这些民间的测评组织者们不二的前提必须是率先确立在公众内心的权威,这种权威的树立不是源于管理层的强制赋予,而是自身不偏不倚的“行为法则”。
图:家电评比如分蛋糕?(图文无关) 笔者不能妄言存在争议的测评均涉嫌黑金操作,但不少厂商所反映的少数同业试图通过左右种种可以影响舆论的活动,借力打击对手的态势似有扩散之势,这当是口角背后折射出的又一行业怪状。当前来自各种机构、组织的评比、颁奖可谓层出不穷,几番下来,“猪肉”均分几乎让每家企业手头都有不同名号的牌匾可以高挂中堂,某些企业便感觉自身的“竞争优势”无法凸显,于是就出现两个现象。一则要千方百计找点独家(至多是少数几家)才能有的名头,一则要把自己推到好的一面,对手则归于劣质一方。 确因独特优势而导致市场的优胜劣汰,这两种现象的发生自然可以催生更强者的诞生,值得鼓励。但可怕的是,如果企业并无过人之处,却强要凸显“鹤立鸡群”便易伤及公义,必须警惕。更为可怕的是,目前行业内还有不少所谓“专家”和“研究机构”,其嗅觉及其敏锐、触觉及其广泛,一旦察觉有企业“特殊需求”,只要条件谈拢,种种鼓吹之声便可纷至沓来,直搅得行业竞争秩序混乱、消费者难辨东西。 如果说见惯不怪的价格战是家电企业的“阳谋”,抬己压人、歪风邪气横行的怪状便可称之“阴谋”,好在中国家电业似乎素来不惧“腥风血雨”,单挑频密,群殴有之,能在这个环境生存下来的,个个都历练了一身筋骨,寄望阴谋阳谋者恐怕都要提防惹火上身,这种产业体内生的均衡机制或能让我们看多一份希望。而就其长远,民间组织也好,“专家”也罢,乃至企业本身,惟有各自回归本位,修炼内功塌实前行,中国家电业才有携手共登“华山之巅”的可能。 (金陵/编制)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